



母亲节到来之际,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来到独居老人的家里,送上鲜花和祝福。子女不在身边,老人同样感受到了晚辈的关爱,以及节日的快乐。
欢快笑声
在涤纶厂小区,81岁的独居老人赵大娘与几名年轻人聊得起劲。有人说到最近小区的趣事,逗得老人直笑。
老人的子女常年在外地工作,平时回不来。和泽苑社区的网格员高小梅与同事们,特意上门陪伴。“祝您母亲节快乐!”趁着老人不注意,高小梅将一束康乃馨递到面前。赵大娘惊喜地说:“丫头,你会变戏法啦。”
大家各自忙碌,有人帮忙收拾屋子,有人陪着老人聊天。说到动情处,老人感慨道:“年纪大了,腿脚不好,可并不孤单。你们每周帮我买菜、量血压。上次胃疼,也是你们送我去的医院,真和我的儿女一样。”
温情祝福
“送您一束花,母亲节快乐!”接过鲜花,89岁的宋大娘喜笑颜开,“我猜你准会来。”
老伴去年离世,女儿定居英国,儿子工作太忙。得知老人的家庭情况后,滨体社区网格员王瑞敏经常过来,扶着老人下楼晒太阳,或在家里聊天。
宋大娘患有腿疾,刮风下雨天,关节就隐隐作痛。“您试试,我父母用过,说效果挺好。”王瑞敏带来了家里的理疗仪,耐心教会咋操作,叮嘱老人以后腿不舒服时,可以用来缓解。老人非常感动,收下了这份心意。
二人正聊着,老人的女儿打来视频电话。屏幕上,女儿看到网格员过来陪伴,连连道谢。
宋大娘高兴地说:“孩子,你照顾好自己。我这边就放心吧,瑞敏陪在身边,一点儿不闷。”
用心聆听
“谢谢你们,愿意听我唠叨这些陈年旧事。”母亲节这天,玉园南社区网格员张萌、胡佩佩带着鲜花和糕点,来看望72岁的独居老人苗大娘。
老人热情地把年轻人迎进屋,端茶倒水,又从柜子里拿出一本相册,与网格员们分享起往昔岁月。其中一张照片引起大家的注意。梳着麻花辫的年轻姑娘,对着镜头,笑容灿烂。“这是我在食品厂当糕点师傅时拍的,我们制作的点心可受欢迎了!”老人激动地说。
老人笑着说:“身边有人愿意听,我的话也多了。”其实,不只是母亲节,玉园南社区常态化开展“银发记忆”倾听行动,通过定期走访、故事记录等形式,安排工作人员入户陪伴。对于独居、空巢老人来说,有人坐在一旁用心聆听,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真情陪伴
“丫头,又带新花样来啦?”69岁的独居老人刘大娘打开门,热情欢迎永乐苑社区网格员宋静云。
老人住在千峰北路78号院,老伴离世后,刺绣成了她打发无聊时间的最大消遣。宋静云入户时,被老人的绣品吸引,此后常带着材料过来请教。有了这位年轻人的陪伴,老人也感觉很开心。
母亲节这天,宋静云照例带着新绣样登门。刘大娘耐心讲解:“先绣浅色打底,再用深色勾边,和画工笔画一个道理。”说起年轻时在绣坊当学徒的日子,老人来了精神:“我最擅长绣百子图,光绣孩子们的眉眼,就得用上20多种色线。”
银针在指间穿梭,丝线上下翻飞。一老一少边绣边聊,把温暖的陪伴,一针一线绣进岁月里。
“社区儿女”来到独居老人的身边,用心陪伴。一位老人这样说:“看到你们,就像见到了自家娃,心里特高兴。这个母亲节很难忘。” 记者 李涛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