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如何让老年人适应人工智能社会?这群深圳中学生脑洞大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7 16:02:00    

在数字化浪潮奔涌而来的今天,2.8 亿中国老年人正面临着一场无声的 “数字鸿沟” 挑战。许多老年人因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而错失医疗服务、社交机会,养老质量正在面临严峻挑战。面对这一背景,一群深圳高一学生正用青春智慧和科技创新,为爷爷奶奶们搭建跨越鸿沟的 “数字桥梁”,用人工智能加持下的“黑科技”为老年人设计高质量养老方案。

7 月 14 日至 7 月 25 日,零一学院联合深圳市福田区“鲲鹏少年院”举办“社会创新家”暑期实践先导项目,旨在通过真实场景实践,培养青少年运用 AI 技术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为老龄化社会等现实课题注入青春力量。这一周多的时间里,来自深圳市福田中学的一组高中生在导师的指点下,基于对人工智能技术及养老痛点的理解,将创意转化为切实的解决方案。

跳出课堂:在真实需求中发现创新方向

“老龄化不是负担,而是我们的机会。作为中学生,我想把课堂学到的科技变成‘温柔的力量’,让技术为爷爷奶奶递上一句准时的‘生日快乐’。” 高一张芸绮在项目分享会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在同学们的“脑洞大开”中,许多生动的“项目”被构想出来。王聪小组开发的 “智龄书院”AI 辅助学习平台,专为老年人打造数字生活小助手;刘善美小组将轮椅与马桶、护理床巧妙结合,解决行动不便老人如厕难题;陈禹泽小组的“极微传感指套”,让手抖的老人也能精准操作手机;李正熙和同学设计的智能眼镜,集成了跌倒监测、用药提醒等安全功能…… 这些项目无一例外都源于对身边长辈的细致观察。

“在这里,技术不再是课本上的抽象概念,而是解决实际痛点的工具。”王聪的感受颇具代表性。当学生们亲眼目睹爷爷奶奶因不会扫码支付而放弃买菜、因不懂网上挂号而凌晨排队、因误删联系人而焦急落泪时,解决问题的使命感油然而生。这种源于真实生活的动力,让学习变得前所未有的充实而有意义。

零一学院的导师们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他们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老年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现有解决方案存在哪些不足?”“技术如何才能真正服务于人?”在这样的启发下,学生们学会了用设计思维拆解问题,将“奶奶发祝福” 的情感痛点细分为视觉、操作、记忆三大障碍,将独居老人的安全需求转化为可落地的技术方案。

技术向善:用创新填平数字鸿沟

在 “智龄书院” 项目展示现场,王聪团队进行了介绍。“这是一个专门帮助老年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适应数字生活、获取兴趣知识和生活服务的AI辅助学习平台。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爷爷奶奶们打造一个更贴心、更简单、更有趣的‘数字生活小助手’。”王聪计划,首先在零一学院完成基础功能的原型开发。然后与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街道办合作,邀请真实的老年用户试用,收集反馈,进行快速迭代。这一步非常关键,确保我们的设计真正贴合老人需求。“我们深知技术的深度和稳定性需要更专业的支持。我们会积极寻求与成熟AI技术公司、高校实验室或关注适老化的公益基金合作,优化核心的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屏幕理解等模块。”

陈禹泽团队的 “极微传感指套”另辟蹊径,用硬件创新解决操作难题。“‘极微传感指套’专门帮老年人解决用手机的三大麻烦:一是手抖点不准图标,指套的微电流能‘扶一把’,精准碰到想点的地方;二是记不住操作步骤,说一句‘发微信给孙女’”,AI就会直接跳转到聊天页;三是怕点错广告或付钱,AI视觉会盯着屏幕,错了就立刻语音提醒“奶奶,左边这个叉才是关广告哦”。

在安全健康领域,智能眼镜项目展现出强大的实用价值。高一学子李正熙团队决定设计一款专为老年人服务的智能眼镜,运用AI技术,引入导航和打车等核心功能同时运用全语音即按钮辅助的方式,其中导航建立在市场各大品牌的产品基础上,而打车是全新的试验。“我们通过Blender建模和Cursor协同工具开发了简化操作的智能设备界面,制作初级的智能端app网络页面。技术上,虽然初期遇到建模和网络延迟等问题,但在导师和团队协作下逐步克服,具备可操作性。”

高一学子刘善美团队的轮椅马桶一体化设计则关注到失能老人的尊严问题。“我们调研发现,重症老人如厕转移是护理中最困难的环节,既耗费体力又容易发生意外。”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 MVP 评估,团队将轮椅与马桶巧妙结合,加入助力升降和安全防护装置,大幅降低了护理难度。这个看似简单的改良一旦真正实现,将显著提升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

这些创新项目有一个共同特点:不追求技术的酷炫,而注重实际效用。学生们深入研究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将字体放大、语音增强等基础适老设计,与 AI 视觉引导、多模态交互等智能技术相结合,创造出真正贴合老人需求的解决方案。

落地实践:诠释新时代深圳少年的责任与担当

在零一学院与鲲鹏少年院的支持与赋能下,这些充满创意的项目有望从原型走向现实。

“我国 60 岁以上人口已超过 2.8 亿,老龄化不是 ‘ 他们’ 的问题,而是 ‘ 我们 ’ 共同面对的未来。”在项目总结会上,李正熙的发言引发强烈共鸣。这些十六七岁的少年,通过亲身实践深刻理解了老龄化社会的挑战与机遇,也找到了青年一代在其中的定位与价值。

在他们看来,“银发经济” 不仅是消费市场,更是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和尊严感的重要途径。“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不是简单地教他们用手机,而是让他们能自主、自信地融入数字社会。” 学生们更加坚信,技术创新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这次实践也让学生们对 “适老化设计” 有了更深认识。从 “智龄书院” 到 “极微传感指套”,从智能眼镜到轮椅马桶一体化设计。这些学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深圳少年的责任与担当。在青春力量与适老创新的碰撞中,我们看到了代际共融的美好图景,更看到了未来社会的温暖底色。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周正阳

相关文章
  • 富士康储能基地落户航空港

    河南日报记者 杨凌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亚坤9月5日,富士康新能源电池(郑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士康新能源电池公司”)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举办企业零碳园区论坛。记者在会上获悉,该公司已落地郑州航空港,储能生产基地建设正在加速推进,预计第四季度实现首批生产线投产。富士康新能源电池公司成立于

  • 宁夏一老人看阅兵哭肿眼睛,儿子回应:父亲曾当过兵,看直播触景生情

    极目新闻记者 陈洋洋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宁夏一老人在家中看直播落泪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老人看到阅兵流泪3日傍晚,极目新闻记者联系到老人的儿子王先生,他向记者表示,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今早看到阅兵直播触景生情不禁流下眼泪,下午一

  • G1816乌玛高速合赛项目碌曲隧道双洞贯通

      每日甘肃网9月2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9月1日,由中交一公局集团主要投资建设的G1816乌玛高速公路合赛项目控制性工程——碌曲隧道实现双洞贯通。这一重大节点目标的完成,标志着项目隧道工程已完成90%,为乌玛高速全线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碌曲隧道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平均海拔3300米,左线长444

  • 95个关键节点挂图作战,济南凤凰黄河大桥南延加速推进

    自7月初“凤凰杯”劳动竞赛启动以来,凤凰黄河大桥南延工程迅速响应、全面动员,掀起施工热潮,以“六比六赛”为目标,紧盯95个关键节点挂图作战,历经近60天全力冲刺,不仅在工程进度上取得实质性进展,更在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方面交出一份满意答卷。“凤凰杯”劳动竞赛启动以来,项目坚持以节点目标为导向,将95

  • 复旦大学迎新!4300余名2025级本科新生来啦

    8月31日,来自全国各地和全球60多个国家的4300余名2025级本科新生,开启了在复旦的求学生涯。复旦多部门协同联动,以AI赋能效率,为新生提供人机协同的咨询服务;全校师生和志愿者齐心协力,全流程护航新生入校报到,全链条助力新生在首月的融入适应;校史文化承载着百廿荣光,激发新生在百廿的专属记忆里传

  • 智能制造岗位备受青年技术人才青睐 大渡口“义渡就业列车”助力高质量充分就业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姜念月)8月29日,为期15天的“义渡就业列车”——2025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圆满收官。这场由大渡口区人力社保局牵头组织的网络招聘会,通过“推才宝APP”搭建云端就业桥梁,为高校毕业生、青年人才及其他重点就业群体提供多元化就业选择。“义渡就业列车”——2025年百日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