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的袁女士在看到她12年来骨密度的变化趋势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12年了,我天天吃钙片,为什么还会骨质疏松呢?”
12年前,袁女士来到医院体检,双能X线吸收法(DXA)骨密度检查显示骨量减少,医生建议她服用钙片。令袁女士高兴的是,服用钙片1年后复查发现,骨密度已恢复正常。于是,她坚信只需服用钙片就可以了。

袁女士于8年前绝经,6年前(53岁)复查骨密度,发现骨密度出现下降(其中股骨颈骨密度T值为-1.2),医生建议其补充雌激素或加用抗骨吸收药物,但袁女士认为,自己还没发展到骨质疏松,继续服用钙片就可以了。
此后,袁女士一直到家附近的药店购买钙片。最近,她来到医院复查骨密度,才发现自己已经发展为骨质疏松(股骨颈骨密度T值为-2.6)。为什么袁女士坚持服用钙片还是骨质疏松了呢?
绝经后女性要留心
钙片在女性绝经前后骨质疏松防治中的价值是不同的。女性在绝经前,由于其体内雌激素水平没有明显下降,破骨细胞活性不强,骨质丢失较慢,钙片作为基础补充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骨密度。
但是,女性在绝经后,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破骨细胞活性迅速增强,骨质出现快速丢失,此时就需要及时接受绝经激素治疗或抗骨吸收治疗,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女性在接受绝经激素治疗和抗骨吸收治疗期间,仍需要补充钙片。

并非只有骨质疏松才需要治疗
6年前,袁女士曾接受骨密度检查,提示骨量减少,但袁女士认为,既然还没到骨质疏松,就不需要治疗。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骨密度的T值只是具有诊断价值,而不是临床治疗的界限。换句话说,T值仅能够确定一个具有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人是否患有骨质疏松,但并非只有骨质疏松才需要治疗,骨量减少,甚至有些骨量正常的人同样需要治疗。
女性在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丢失加快,因此,绝经后女性无论是骨量减少还是骨量正常,都需要治疗。如果袁女士在6年前听从医生建议,及时接受绝经激素治疗或抗骨吸收治疗,就不会发展为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五大防治策略
注意营养摄入富含钙、低盐(每天小于5克)和适量蛋白质(每天每公斤体重1.0~1.2克)的均衡饮食。
充分补钙50岁以上人群每天钙的推荐摄入量为1000~1200毫克,故在正常膳食的基础上,还要再服用500毫升的牛奶或含600毫克元素钙的钙剂。
合理补“D” 坚持晒太阳,坚持食用水产品、禽蛋(不弃蛋黄)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维生素D缺乏患者还需要补充维生素D制剂。
规律运动坚持散步、慢跑、跳广场舞、打太极拳、打乒乓球等运动,有助于健肌强骨,降低跌倒及骨折的风险。

定期检查绝经后女性、老年男性和其他骨质疏松高危人群,要定期接受骨密度检查,并采取相应措施。

知识链接
带您了解T值
骨密度检查中的T值是评估骨密度状态的重要参数,通过比较被检查者的骨密度与同性别健康年轻人的骨密度平均值,得出高于或低于年轻人的标准差数。
T值≥-1.0 | 骨量正常 |
-2.5<T值<-1.0 | 骨量减少 |
T值≤-2.5 | 骨质疏松 |
T值≤-2.5,且伴有脆性骨折 | 严重骨质疏松 |
尽管T值具有诊断价值,但它不是临床治疗的界限。而且,经DXA骨密度测量后发现没有骨质疏松,并不等于不会发生骨折。老年人不管骨密度检测结果如何,都应该注意预防跌倒,以免诱发骨折。

来源:老年健康报
文 :浙江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中心主任医师 边平达
策划:郑颖璠
编辑:王千惠 秦明睿
校对:李诗尧
审核:管仲瑶 徐秉楠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