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
呼和浩特气象台
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
为切实做好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赛罕区各镇、街道闻“汛”而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通过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强化应急演练、充实物资储备、加强宣传引导等多项举措,织密织牢防汛安全网,全力打好防汛主动仗。
人民路街道组织工作人员开展防汛入户排查,重点对老旧房屋、低洼院落进行“地毯式”检查,仔细查看房屋漏雨、墙体开裂、屋顶渗漏及外立面松动等情况。同时全面巡查易积水路段、地下空间、排水设施,并对户外广告牌、施工围挡、高大树木等存在安全隐患的重点部位进行排查整治,及时处置树枝断裂等突发情况,用扎实细致的工作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呼伦贝尔南路街道组织57名年轻干部成立应急抢险队伍,联合各社区应急力量共同开展防汛工作。同时,街道全力做好防汛物资储备保障,目前已配备抽水泵6台、挖掘机1台、应急车辆3辆、编织袋2000个、铁锹50把及雨衣雨靴等物资,确保各类防汛物资供应充足、调配及时。
大学西路街道动态监测积水点位和深度的变化情况,在易积水路段设置警示标志并放置木板,保障居民出行安全。同时,街道组织工作人员对围墙、广告牌等建筑物和设施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加固存在松动、倾倒等隐患的部位,并联系相关责任单位落实整改措施。针对老旧小区改造施工区域,督促施工队加固围挡,确保建筑材料堆放规范。此外,街道还建立了特殊群体“一对一”帮扶机制,重点做好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群体的保障工作。


巴彦街道全体工作人员严阵以待,紧绷防汛安全这根弦,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突发情况能够第一时间响应和处置,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汛责任体系。街道组织专人深入设施农业园区,重点指导经营户加固棚体结构,全面检查电路设备,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稳定。

大学东路街道组织网格员加强辖区防汛巡查,特别针对林科院东区等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联合施工方值班人员开展联合巡查,重点排查防汛隐患,确保安全度汛。


昭乌达南路街道重点对辖区内危旧平房区、城市易涝点、老旧小区及道路积水点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对发现的隐患立行立改,确保排水设施运行通畅。同时,持续强化对河道、排水口等重点部位的日常巡查,及时清理杂物,严防堵塞影响排水效能,切实筑牢防汛安全防线。

榆林镇组织全体镇、村干部下沉一线,全面开展防汛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重点做好危旧房群众转移安置、道路抢险保通、河道安全巡查等工作。严格落实应急值守制度,确保安全度汛。工作人员实地检查河道两岸防护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金河镇扎实开展防汛备汛工作,组织人员实地巡查河道水位、排水设施及隐患点情况,重点排查农业大棚、危旧房屋等风险区域。截至目前,已完成16户危房、42处排水系统排查,整改隐患12处。同步加强防汛宣传,通过"两微一端"及时推送气象预警、防灾知识和应急指南。物资储备方面,已备齐铁锹80把、雨具30套、抽水泵6台等防汛装备,全力保障应急抢险需求。

黄合少镇组织力量对辖区内危旧房屋、主干道、低洼易涝区、河道堤防等重点区域开展“地毯式”排查,坚持“应查尽查、边查边改”原则。在物资保障方面,提前备足沙袋、水泵、救生衣等防汛物资,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同时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保证险情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镇村干部迅速行动,深入低洼区域组织群众转移,特别是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妥善安置至临时安置点并安排专人照料。
赛罕区天气预报:记者从赛罕区气象局了解到,24日夜间至26日过程总降水量50~150毫米,最大小时雨强可达每小时30~50毫米。其中24日夜间至25日早晨有大雨,25日早晨至夜间仍有暴雨,26日小到中雨。
赛罕融媒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