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利率普降,「存款特种兵」消失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1:06:00    

文丨镜相工作室,作者 | 邬宇琛,编辑丨周近屿

2023年的一天,杨挺坐了2个小时地铁,存下手里的最后一笔大额定存,利率3.9%。

44岁的杨挺,当时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大厂工作。互联网高速发展时,他积累下约200万元存款,但一直躺在银行卡里,吃活期利息。直到行业增速放缓,他看着身边人一个个被“优化”,才深深感到焦虑,开始琢磨钱该怎么用。

2021年初,他回家乡江西九江,发现当地银行定存利率远高于北京大银行。九江银行的三年期利率高达4.26%,20万定存利息是25575元。他当即存了第一笔大额定存。

此后,他开启了堪称狂热的存款之旅:在大连银行、四川新网银行开户,陆续把70万元放进各地银行的定期存款里,最高利率有4.55%。

某种程度上,杨挺是近几年风靡的“存款特种兵”的缩影:很多人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息,跨省、跨市,不惜乘坐飞机、高铁到各地存钱。

但随着各地中小银行利率普降,不同区域银行之间的利息差距逐渐缩小,“存款特种兵”们也跑不动了。高息存款红利期结束,叠加股市、楼市的不确定性,像杨挺这样的普通人不得不重新审视:如何保住钱袋子?

过去,“求稳”是把钱放进存款就行,“求赚”可以去外地寻找更高利率;如今,想“求稳又求赚”的存款特种兵们,不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尝试更多元的资产配置,债基、储蓄险等有复利效应、长期收益更好的稳健资产,也进入越来越多普通人的理财视野。

高息落幕,“存款特种兵”退潮

近些年,比杨挺还热衷追高息存款的人不在少数。但今年以来,曾经为高利率奔波的群体似乎一夜之间消失了。小红书上,一位曾由河北专程到成都存钱的网友提问,“存款特种兵为什么绝迹了”?帖子引发众多同感:哪里利率都降了,没有跑的必要。

● 小红书上关于“存款特种兵”消失的帖子。

时至今日,高利率的银行越来越少,国有大行也早已从2022年起连年降息。据经济观察报的统计,进入4月,新安银行、华瑞银行等民营银行继续下调,三年期定存利率普遍降至2.6%左右,广东、山西等地的农商行、村镇银行更是跌到2%以内。

● 新安银行调整利率的通知。调整后,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低于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形成了利率倒挂的现象。

在央行反复释放降准降息的预期下,未来存款利率继续下行成为业内共识,不少银行的五年期定存利率甚至低于三年期,出现“倒挂”。

高息红利期已经结束。此外,开户更严,审核收紧,跨省存款越来越难,火爆一时的“存款特种兵”就这样悄然退场。

2021年到2023年间,杨挺眼看着银行定存款利率不断下降。当他在九江银行的三年存款到期,新的利率已经降到3.5%左右。

这笔钱要去哪里?杨挺陷入思考。

保卫钱袋子,一场焦灼的“排兵布阵”

在九江银行存款到期后的第二个月,杨挺的部门调整,这个中年男人被裁,开始领取失业金。

那是他对财富格外焦虑的一年,失去工资收入之外,每个月还要偿还近4000元的房贷。他几乎每天都在思考,“如何长期有钱花?工作怎样不焦虑?”住在首都图书馆附近,杨挺每个月都去借书看,比如《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他还把社交媒体账号改名为:要致富攒股数。

其实,早在2021年3月,杨挺就开始试水股票投资。最初只用少量资金尝试ETF和个股,但2022年至2023年,市场持续低迷,账户浮亏明显。他逐渐明白,波动巨大的市场,并不适合保守的钱。

杨挺发现,投向一篮子股票的指数基金更适合自己长期持有。投向国债、利率债等各类债券的稳健纯债基金,也进入杨挺的视野。

在九江银行的第一笔三年存款到期后,他在支付宝上买入了一只债券基金。之后,每当过去的大额存单到期,他就会将钱转入债基,其余的流动资金则陆续投入到指数基金中。

经过焦灼的摸索,他构建了自己“求稳又求赚”的理财模式——求稳,由存款和债基构成,是防守部队;求赚,由指数基金担任主力,属于前进部队。

和他一样曾是“存款特种兵”的锦心,也没料到利率下降如此迅速。

身边人各有各的理财尝试:有人炒股,从几十万冲上四百多万,又跌到接近归零;有人投资房产,装修花了十多万,却始终没有租客。锦心看着朋友的公寓“打骨折也没人要”,更加坚定了想法——在不确定性的周期里,首要是安稳和流动性。

去年,锦心卖掉一套老房子,重新分配了手里的钱。除了大部分放定期存款和保险,她把剩余的流动资金放到银行理财和稳健债基,其中债基投入20万元。她认为,虽然债基短期会有波动,但相比定期存款要灵活很多,还可能实现更好的收益。

2024年初,杨挺持有的债基年化收益达到4.5%,他感慨“横扫各个银行存款和大额存单”。杨挺曾经翻阅一份“中国大类资产报告”,过去近20年,国债和信用债的年化收益率都在4%以上,比起当下持续下跌的银行利率,相当可观。

截至现在,杨挺的债基配置已经达到50多万元,指数型基金则占80万多元,持有最长时间的一只债基,收益率已经达到7.62%。

从暴利时代到微利时代,理财观念悄然变化

在一次次波动和教训中,杨挺开始理解,投资不仅是关于钱的事,还是社会大环境变化的映射,更是认清自我、学会克制的过程。

越来越多人告别all in炒股炒房等暴富思维,以及all in存款吃利息的求稳旧观念,转向“先求稳再求赚”,进行更多元的分散配置。债基、储蓄险等有复利效应、长期收益更好的稳健资产,成为普通人求稳的新选择。

《中国居民投资理财调研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尽管银行存款类仍是投资者配置的核心,但债券类资产已连续三年增长,由2021年的15%逐年提升到了35%。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2025年2月底,国内债基规模已达到6.35万亿元,较2023年同期规模增长近6成。

去年以来,“债基收蛋人”接替“存款特种兵”出圈。在蚂蚁理财社区,网友把债基每上涨0.01%形容为收获1个“蛋”,“晒债基收蛋”成为新的理财现象。如果债基上涨较多就是喜获“恐龙蛋”,出现短暂下跌则是“碎蛋”。

2024年,尽管经历过债市的短暂回调,但截至12月30日,全市场3767只债基中,99%实现正收益,1331只收益超5%,44只超10%。

从开始分散持有定存、债基和指基以来,杨挺经历过两次债市的短期波动。今年2月,杨挺发现持有的一只债基月收益为负,但过去一年的收益仍高于定存。他还研究了市场历史情况,发现最近10年债市下跌的最长时间是3个月,而当前降息环境也利好债市,决定长期持有。

进入2月底,债市持续回暖。三年前,杨挺曾带着女儿去银行,将她的3300元压岁钱作为三年期存款存入银行。今年2月,他带着女儿把钱和272.25元的利息都取了出来,也放到了债基。

“存款特种兵”的悄然消失,在很多人看来,也是告别“暴利时代”的一个符号。进入“微利时代”,越来越多普通人的理财观念正在重塑。

(应受访者要求,杨挺为化名)

【版权声明】所有内容著作权归属镜相工作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形式使用,另有声明除外。

相关文章
  • 周末重点速递 | 华鑫证券:A股强势上攻背后,居民存款是增量资金主力;券商聚焦卫星通信产业、先进封装领域的投资机会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彭水萍(一)重磅消息据国家数据局官微消息,8月28日,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高质量数据集主题交流活动”上,具身智能灵巧手多样抓取仿真数据集(DexonomySim)开源发布。DexonomySim是在国家数据局数字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司指导下,由银河通用介绍发布

  • 侵犯华为芯片技术,估值超3亿!14人被判刑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近日,记者从最高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厅获悉,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导上海市检察机关办理的尊湃侵犯华为海思芯片技术商业秘密案已于7月28日判决,14名被告人十日内均未提起上诉,目前一审判决已生效。据悉,该案中,被非法获取的技术信息估值达3.17亿元。据了解,海思公司系华为公司的

  • 襄垣农商银行五阳分理处开展反诈防非宣传活动

    为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广大客户的金融诈骗防范能力,近期,襄垣农商银行五阳分理处主动作为,多渠道、多维度开展反诈防非宣传活动,以实际行动筑牢金融安全防线,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转账前多问自己几句:对方是谁?用途是否合理?验证码千万不能给别人……”在网点大厅,厅堂工作人员化身“反诈宣传员”,结合手机

  • 多家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近期,浙江、贵州、吉林等地多家村镇银行宣布将下调存款利率,降幅在10—20个基点不等。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多家银行近期推出了年化利率在2%以上的大额存单产品,引发市场关注。业内人士指出,本轮存款利率下调以中小银行为主,面对净息差下滑趋势,中小银行主动调控负债成本,跟进下调存款利率以稳定息差。在未来存款

  • 箭牌家居上半年净利润2844.14万元 同比下降25.15%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综合报道】8月21日,箭牌家居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告显示,箭牌家居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8.37亿元,同比下降8.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44.14万元,同比下降25.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28.75万元,同比增长6.33

  • 武汉城建集团10亿中期票据将付息 利率3.17%

    观点网讯:8月21日,武汉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付息公告。公告显示,武汉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简称“武汉诚建MTN001”,债券代码102281966.IB,发行总额为10亿元,本计息期债券利率为3.17%,到期付息日为2025年8月29日。免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