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三无”黑科技破解县区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4:29:00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朱正全媒体记者左阳天、通讯员黄騑鸿报道:三月的婺源江湾,晨雾尚未散尽,一架无人机在油菜花编织的金色网格间起舞,精准投下带着油墨香的党报与网购包裹;无人车在数字孪生系统构建的透明轨道上滑行,将现代物流的脉搏注入产业园的晨昏线。从海拔800米的大潋村快递驿站到上饶经济开发区的智慧中枢,机械臂与青砖黛瓦的每一次触碰,都在上饶这片土地上拓印出“新质生产力”的密码。这不是科幻电影的片段,而是赣鄱大地正在发生的物流革命。

今年以来,记者在上饶市邮政分公司采访中获悉,他们通过应用智能化、无人化设备与技术,积极探索构建“无人机+无人车+无人驿站”智慧物流体系,深化邮政生产要素内涵、提升要素组合效率,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上饶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云端邮路”破解山区配送难题

3月30日上午,在婺源县江湾镇,一架邮政无人机携带重约20公斤的大邮包腾空而起,直飞目的地江湾镇大潋村村委会。10分钟后,无人机徐徐降落在指定位置,标志着上饶邮政首次无人机投递在婺源江湾试飞成功,意味着偏远山区快递的运输方式由山路运输变为低空运输成为现实。

在前往大潋村的空中,无数个小山头变成了小土包,河流变成了丝带,树木变成了小草,无人机操控人员手握着遥控器,眼睛紧盯着显示屏,凭借高清的摄像头和娴熟操控技术,灵活应对复杂空中情况,不时调整飞行状态,确保安全高效抵达目的地。

“江湾镇大潋村坐落在婺源县石耳山西麓,是一个比较偏远的行政村,海拔在500—1260米之间,它离江湾镇有近20公里的路程,光是盘山公路就有13公里长,来回一趟需要近2个小时。”婺源县邮政分公司总经理潘林峰表示,“原本需要2小时的人工投递路程,现缩短至10分钟完成,党报党刊见报时效得到了很大提升,特别是偏远村庄的《人民日报》《江西日报》等党报实现当日达。”

今年以来,上饶邮政锚定新领域、新赛道,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积极融入地方产业发展大局,积极探索无人配送和低空物流配送等新技术应用场景拓展,让邮件插上“翅膀”,极大地减轻了农村投递员的投递压力,大幅提升了投递时效。无人机投递的试飞成功,真正实现了邮件投递“山不再高、路不再难”,让偏远行政村告别“配送难”。

无人机送快递

“钢铁骑兵”重塑城市物流格局

“车辆左转弯,请注意安全.......”近日,一辆通体碧绿、科技范儿十足的无人投递车从上饶市经济开发区光学城揽投部驶出,沿着规划路线向盛奇产业园快递驿站进发。

在前往驿站的道路上,无人投递车凭借先进的传感器和智能算法,灵活应对复杂路况,不时调整行驶状态,确保安全高效抵达目的地。15分钟后,这辆载满快件的“快递小哥”准时抵达目的地,标志着上饶邮政首辆无人投递车测试运营成功。

“这辆无人投递车搭载L4级自动驾驶技术,拥有5立方米的宽敞载货空间,能够轻松装载约600至800件快递。在满载状态下,其续行里程可达160-180公里。车身搭载11个摄像头以及3个激光雷达系统,可实现360度无死角环境监控,感知范围达200米,即便在复杂路况中也能精准识别车道线、红绿灯信号,并灵巧避让车辆、行人及障碍物。”无人投递车技术负责人郑经理介绍,“在公开道路上,其行驶速度最高能达到40公里每小时,真正实现了高效、经济、安全。”

与传统投递方式相比,无人投递车的优势尤为凸显。广信区邮政分公司总经理李琪算了一笔“科技账”,“通过优化投递路线和24小时运营能力,预计可为企业降低30%的末端投递成本。这不仅是降本增效的‘科技锦囊’,更是推动企业转型发展的关键力量。”无人投递车的投入使用,不仅有效减少了一线投递员往返站点的频次,提高了投递效率,还为邮件安全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无人投递车的运行给上饶市民带来新奇的体验。“以前只是在电视新闻上看到有使用无人车进行邮件配送的,没想到邮政无人车已经来到我们身边了!”在上饶市经济开发区盛奇产业园快递驿站无人投递车卸货现场,围观的市民都惊叹不已,大家都希望今后可以继续推广无人车投递,做到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村庄,让越来越多人感受到科技带来的美好用邮体验。

没有司机的无人快递车

“无人驿站”打通服务“神经末梢”

“叮咚,您的快件已出库。”4月3日晚上10点,刚下班回来的陈女士根据短信提示,扫码进入位于万年县人民医院大门口的邮政24小时无人驿站,根据快递架标号和邮件编号,进行自助取件,整个流程用时1分多钟。

“由于工作性质经常需要加班,我以前下班回家取快递时驿站都已经关门了。现在,不管下班多晚,我只需要用手机扫一扫就能自助取快递,确实方便了许多。”走进万年县人民医院无人驿站,正在扫码取件的居民陈女士表示。

为了保证包裹的安全性,驿站进门一侧设置了门禁系统,收件和寄件人员均需扫码进入,驿站内安装有360度无死角监控设备。取件人将包裹条码放置在出库仪上,即可自助扫描出库,出库的同时,人脸和底单会自动留存,确保取件可追溯。

“这个无人驿站于今年2月份投入运营,为医院工作人员、患者以及周边居民提供便捷的自助取件、寄件服务。”万年县邮政寄递事业部副总经理曹楷介绍,驿站还配套了自助寄件终端,医院患者可以不出医院直接将药品寄出,实现自助取件、寄件一体化。

万年县人民医院无人驿站

今年以来,上饶邮政围绕社区、园区、校园、医院、行政服务中心等5类区域,以“数智化设备+远端集约运营”模式,因地制宜布放无人驿站设备,为消费者带来数字化的便捷取件体验,极大地缓解了末端配送的投递压力。目前,全市共建成无人驿站12个,月出库量5.4万件,有效保证了客户取件便利性和邮件安全。

“24小时无人驿站解决了营业时间与市民取件时间不匹配的问题,取件人可以选择一天中任意时间扫码取件,即便是夜间也可通过扫码进站。”曹楷说,无人驿站是科技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必然,自助驿站的设立还减少了揽投人员的工作压力,解决了上下班高峰期、春节等节假日期间人手不足的问题。

除了无人技术应用外,上饶邮政还与市公安交警支队合作推出“线上云服务+AI主动办”一体化平台,这一服务模式将传统的“申请办理”转变为“智能预判、未申即办”,通过大数据精准分析,筛选出符合办理条件的客户信息,实现业务需求的精准预判,AI智能客服根据清单信息主动联系客户,询问是否需要办理相关业务,客户若同意办理,系统将直接完成申请办理操作,系统审批通过后即制证,证件通过EMS送达。此外,现场布放的警医邮设备有效解决了驾驶人就近体检问题。“AI主动办服务预计在5月初上线。后续,我们还将在驾培一件事、驾校资金金融托管、驾证邮寄一体化等服务上进行延伸合作,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上饶市邮政寄递事业部副总经理胡兴根表示。

近年来,迈着改革创新、智慧城市的脚步,承载着服务社会、深耕行业的使命,江西县区物流不断加快新质生产力成果应用,深度融入数字化转型趋势,积极探索智慧邮政发展新路径,推动普遍服务向线上线下一体自助化、智能化、无人化配合远程协助的模式转换,实现了布局更灵活、配置更合理、运营更高效,为企业不断提升普遍服务供给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用邮需求提供了有益实践。

相关文章
  • 中关村展团亮相第三届香港国际创科展

    4月13日,由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和香港贸发局主办的第三届香港国际创科展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开幕。来自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家参展商参会,集中展示最新科技成果与创新产品。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精心组织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信息技术等领域的10家北京优质科创企业参展,展示中关村科技创新硬实力。

  • 5月1日起施行,成都快递新规来了

    4月10日,记者从成都市政府官网了解到,《成都市寄递安全管理办法》已公布。《办法》明确,快递企业未经用户同意,不得代为确认收到快件,不得擅自将快件投递到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快递末端服务设施。记者了解到,按照该《办法》,寄递企业按照国家规定使用符合标准的包装产品,禁止使用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有

  • 西辽河干流顺利实现全线过流

    4月10日,西辽河春季生态补水调度取得重要进展,干流水头到达教来河口,与下游有水河道顺利衔接,断流27年之久的西辽河干流实现全线过流。4月10日,西辽河干流水头通过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门达镇太平庄村北(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4月8日拍摄的西辽河(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4月10

  • “三无”黑科技破解县区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朱正全媒体记者左阳天、通讯员黄騑鸿报道:三月的婺源江湾,晨雾尚未散尽,一架无人机在油菜花编织的金色网格间起舞,精准投下带着油墨香的党报与网购包裹;无人车在数字孪生系统构建的透明轨道上滑行,将现代物流的脉搏注入产业园的晨昏线。从海拔800米的大潋村快递驿站到上饶经济开发区的智

  • 中国无人机在南非播撒“绿色希望”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无人机为甘蔗林喷洒杀菌剂。新华社记者 白 舸摄清晨6时,晨光为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省的方廷希尔庄园笼罩上金色的薄雾。在庄园腹地的甘蔗地中,一架来自中国极飞科技有限公司的无人机装载着配置好的60升杀菌剂,在飞手的操纵下缓缓起飞,按照预设的航线平稳飞行至甘蔗地上方约3米处开始喷洒药剂

  • 国网厦门供电公司:“无人机+AI”,输电线路巡航实现“自动驾驶”

    来源:台海网台海网4月9日讯(记者 李立宇 通讯员 陈琪瑶 郭芷祎)“无人机已准备就绪,按照既定路线飞行!”近日,在福建厦门500千伏漳金Ⅱ路117号-118号输电通道,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利用自主研发的输电线路无人机导线精巡技术对山火高发区域进行高频次、全方位智能巡检,耗时8分钟即完成1公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