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奋进四载·春潮澎湃④||从园区企业到产业社区,动能转换新引擎加速运转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11:23:00    

编者按: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伴随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而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支持济南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自2021年4月25日国务院批复《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以来,起步区坚持生态优先,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不断书写深入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时代篇章。为全面展示起步区获批设立四年来建设发展成就,特开设《奋进四载·春潮澎湃》专栏,今天推出系列报道第四篇《从园区企业到产业社区,动能转换新引擎加速运转》。

一家家高精尖科研院所纷至沓来,填补着国内技术空白;一批批优质数字产业龙头企业落地集聚,数字经济产业初具规模;一栋栋标准产业用房破土而出,绿色低碳的发展边界持续拓展。四年时间里,起步区一个个产业园区相继从建设转入运营,并进入“精耕细作”新阶段。在这里,园区作为城市发展的“动力引擎”与“生态底盘”,其集聚效应与创新活力正在重塑着新城的发展逻辑。

以科创策源落地“产业社区”新范式

在科技创新高频突破的黄金时代,2024年济南在英国《自然》杂志全球科研城市百强名单中居第31位,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排名中保持第15位,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连续6年居全省前列。起步区作为济南乃至山东省科技创新版图上的关键拼图,正以园区为战略支点,精心勾勒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全新蓝图。

自成立之初,起步区就拥抱大院大所,搭建高端科创平台,持续向中科新经济科创园集聚创新要素。园区先后落地济南先进动力研究所、济南中科核技术研究院、济南中科泛在智能计算研究院、齐鲁中科碳中和研究院及可信云研究院等多家科研机构,启动“天地互验动力推进”大科学装置预研,承担高功率密度燃料电池电堆等国家级重点研发项目;催生曲面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一批重量级科技成果转化产品,填补多项国内空白;集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7家,院士团队2个、高层次人才473人,提供强劲科创动力。

与此同时,园区还注重配套体系建设,1370套国际人才公寓、银座商业中心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众创空间与启迪之星孵化器形成“科研-孵化-产业化”全链条创新生态。与传统园区不同,中科新经济科创园区致力于打造“产业社区”新范式,它打破了传统园区功能单一、空间割裂的局限,通过构建多元复合的功能体系,将产业、居住、商业等多种元素进行有机融合后,着力提升运营中心、服务中心、商业中心等的公共空间占比,营造出“创新无界”的社区氛围,为入驻企业和科研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以数字赋能激活“数实融合”新动能

当前的起步区,在园区产业布局上,既有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硬核突破,也有以数字经济崛起的全新路径。当镜头转向崔寨组团北部的山东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红白配色的京东亚洲一号仓与多功能的科研办公厂房交相辉映,带来的是一场视觉冲击与数字产业的双重震撼。

2021年底,山东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引进第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京东集团,依托京东链主企业优势,推动京东科技北方总部基地落户园区,并通过整合京东在电商、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协同打造智能物联

和线上经济相关产业生态。四年来,为打造黄河北部数字经济聚集区,园区还陆续引进中建八局供应链、爱分类、丰郅新能源等一批优质数字产业龙头企业。在这里,既有以京东为代表的电商龙头企业,也有一批科创型新兴企业,各类数字经济企业集聚,不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截至目前,园区已集聚电商类、科技类、服务类、金融类企业近700家,落地了一批包括中国500强企业的权属子公司,以及40余家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尤其是,在助力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园区还设立了数字创新服务中心,聚焦企业生产经营痛点,提供全链条解决方案。随着园区运营进入新阶段,在助力形成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集聚效应的同时,也为起步区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这种“产业+电商”的发展模式,也加速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新旧动能转化的节奏,推动起步区产业价值实现快速提升。

以绿色园区筑牢“未来之城”新图景

近年来,我国的绿色低碳发展任务日益紧迫。放眼山东,更是将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各个环节中。作为推动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重要载体平台,起步区自成立之初就被赋予使命。国务院批复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要求,“严格控制起步区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优先开发利用地热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深化低碳试点,降低碳排放强度。”园区作为落实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载体,正推动起步区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加速成型。

在起步区北部太平庙廊片区,有一块6平方公里的规划净地,这里是全区拓展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等应用领域的“核心试验田”。作为起步区智能制造主阵地,济南国际标准地招商产业园与新加坡开展深度合作,重点布局新材料、新能源、智能网联和精密制造等产业。园区以“无废园区”理念,构建起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形成了“回收—再生—原料”的循环产业链。

同时,按照“引进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发展模式,园区还建设实施了标准厂房一期二期、比亚迪智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基地、科技孵化与产业服务中心等产业载体项目,并同步开展零碳智慧创新运营中心、租赁住房、零碳未来生活社区、健康驿站等项目建设,助推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加快起势,在绿色、高端制造领域打造黄河流域高质量智造示范园区。

围绕起步区产业方向,园区聚焦绿色低碳赛道,持续深化建设新路径。以零碳智慧创新运营中心项目为例,其“智慧生态罩”采用的1500平方米建筑光伏一体化玻璃,年发电量可达11.25万度,同时还融入17种国际领先被动式技术与主动式技术。2022年12月,项目斩获“全球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奖”。

从科技创新的摇篮,到数字经济的高地,再到绿色发展的样板,四年来,起步区以园区建设为核心驱动力,持续激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随着园区陆续转入运营阶段,各类创新资源加速汇聚,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起步区也以蓬勃之姿,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相关文章
  • 全州:一根干米粉串起一条产业链

    近年来,全州县大力发展干米粉加工产业,以一根干米粉撬动大市场,“链”出种植、加工、销售、物流、就业等产业,书写特色农业“三产融合”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走进全州县龙水镇禾美稻香现代农业示范区,从高空俯瞰,千亩稻田与村庄、河流、青山、绿树交相辉映,构成一幅迷人的夏日江南田园风景图。近看,沉旬甸的稻穗压弯枝

  • 税收数据透视发展脉动:前5个月厦门经济持续向好

    东南网7月14日讯(通讯员 周明凤)厦门市税务局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市经济持续稳中向好,工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力,释放积极信号,为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工业发展稳中有进,持续发挥经济“压舱石”作用。1-5月,全市工业累计开票金额同比增长10.75%,增速全省第一,高于全省平均增速5.6个

  • 以“大保护”下活“一盘棋”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山西考察时强调,山西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战略部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沿黄九省区,不仅亲自谋划部署,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

  • 中国数字“智造”为上合国家产业转型贡献智慧

    新华社天津7月13日电(宋瑞、马博文)抓、握、捏、按、手指开合……来自南开大学的塔吉克斯坦留学生吴莫凡在摄像头前做出手部动作,一旁搭载了上千个多维触觉传感单元的仿生灵巧手立刻同步复刻,动作流畅得如同照镜子。日前在天津举办的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上,帕西尼感知科技展出的仿生灵巧手,吸引大量来自上

  • 新疆有色金属产业深加工基地揭牌 年产25万吨铜杆项目投产

    7月12日,新疆有色金属产业深加工基地揭牌暨25万吨/年铜杆投料生产仪式在乌鲁木齐举行。机器轰鸣的现代化车间内,全球顶级的连铸连轧低氧光亮铜杆生产线正式启动。随着火红的铜液在百米长的生产线上流转,直径8毫米的低氧光亮铜杆顺利下线。据介绍,该产品导电率、柔软度、拉伸度等30余项核心指标均达到世界顶级标

  • 邵阳学院学子新宁行:采撷崀山茶韵 青春智慧赋能乡村振兴

    红网时刻新闻7月13日讯(通讯员 刘羽炫 朱可馨 申雅鑫)近日,邵阳学院文学院“崀山红韵,青锋助新”乡村振兴促进团深入邵阳市新宁县舜皇山,开展为期两天的产业调研与文化探寻之旅。促进团成员们躬身田间车间,体悟茶农辛劳,传承制茶匠心,并运用新媒体为茶产业注入活力,以青春智慧践行助农兴村之路。促进团成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