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AI包办79%代码,程序员饭碗不保,前端开发要凉,人类只配改Bug?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19:45:00    

还在用AI改改小Bug?已经out了!最新研究发现,Claude Code上79%的任务直接由AI自动完成。从前端界面到自动化任务,AI正席卷编程。

就在昨天,Anthropic再次更新了他们的人类经济指数报告。

这次他们把研究重点放到了编码上。

在分析了50万份有关编码的用户对话后,他们总结出了一些趋势。

有意思的是,从这份报告中,我们还能一窥AI是如何抢走程序员饭碗的。

地址:
https://www.anthropic.com/research/impact-software-development

编写代码虽然在整个现代经济中占比不大,但影响力却不小。

最近几年,随着性能的增强,AI不仅能辅助编程,还能自动完成大量的编码任务了。

Anthropic在之前的经济指数研究中发现,美国从事计算机相关职业的人使用Claude的比例极高。

也就是说,与计算机相关任务的Claude对话量远超预测量。

在教育领域同样如此,在涉及大量编码任务的计算机科学专业,AI的使用率同样高得惊人。

为了深入分析这些变化,Anthropic的研究团队分析了Claude.ai和Claude Code(专业编码智能体)上的50万个与编码有关的对话。

他们发现了三大趋势:

编码助手更偏向自动化。有79%的Claude Code对话可以被归为「自动化」,即AI直接完成任务,而不是与人类协作「增强」。相比之下,Claude.ai的对话中只有49%是自动化。这可能意味着随着AI智能体的普及,以及更多具有智能体性质产品的构建,任务自动化的占比将大大增加。

程序员常用AI开发前端应用。在数据中,JavaScript和HTML等网页开发语言是最常用的,用户界面和用户体验相关的任务位居编码任务前列。这表明,前端工作可能比纯后端工作更快受到AI的冲击。

初创公司比大企业更早采用Claude Code。初步分析显示,33%的Claude Code对话与初创公司相关,而只有13%与大企业应用相关。这些差距表明,灵活的初创公司更倾向于使用尖端AI工具,而传统大的大企业则相对滞后。

如何分析对话

Anthropic团队使用隐私保护分析工具,共分析了50万次的Claude交互(分为Claude Code和Claude.ai两部分)。这个隐私保护分析工具可以将用户对话提炼成匿名的消息。

接下来就可以识别对话的主题,以及将对话分类为上边提到的「自动化」或者是「增强」。

结果他们发现,Claude Code的自动化比例明显更高——达到了79%,而Claude.ai仅为49%。

他们还将自动化和增强细分为了几种子类型。

在其中的「反馈循环」模式中,Claude能自主完成任务,但需要人类的验证(比如将错误反馈给Claude),这种模式在Claude Code上几乎是Claude.ai的两倍(35.8% vs 21.3%)。

「指令」对话——Claude以最小的用户交互完成任务,在Claude Code上也更高(43.8%,相比Claude.ai的27.5%)。

所有增强模式——包括用户从AI模型中获取知识的「学习」模式——在Claude Code上的比例都明显低于Claude.ai。

子类型定义。指令:以最小交互完成任务委派;反馈循环:由环境反馈指导任务完成;任务迭代:协作完善过程;学习:知识获取和理解;验证:工作验证和改进

这些结果展示了专业型、以编码为重点的智能体(比如Claude Code)与用户通过LLM界面(如Claude.ai)进行交互的差异。

随着更多专业智能体的推出,AI融入人们工作的方式也会改变。至少在编码方面,这意味着更多任务的自动化。

这不禁让人思考,随着AI使用的越来越普遍,程序员在其中的参与程度会如何变化。

Anthropic的报告显示,即使在自动化的过程中,人类仍需经常参与其中:「反馈循环」交互仍然需要用户输入(即便只是简单地将错误信息粘贴回Claude)。

未来这种模式会不会持续还不好说,也许更强大的智能体会越来越少地依赖用户输入。

开发者用Claude都做些啥?

总的来说,开发者喜欢用Claude做网站、手机APP的界面和交互部分。

没有哪种编程语言特别突出,JavaScript和TypeScript(做网页的)加起来占31%,HTML和CSS(也是做前端的)占28%。

百分比表示两个平台上与编程相关的任务的总百分比

后端开发的语言像Python,占了14%。Python既能做后端开发,又能做数据分析。

再加上SQL这种处理数据的语言(占6%),估计有不少数据分析的活,不只是传统的后端开发。

编程语言使用百分比代表两个平台的总百分比

从常见的编程任务也能看出这个规律。

排名前五的任务里,「UI/UX组件开发」和「网页与移动应用程序开发」这两个任务,占了12%和8%。

现在流行一种「氛围编程」,不管新手还是老手,只要用大白话描述想要的效果,AI就能帮你实现。

另外,像「软件架构设计」「调试和性能优化」这些通用任务,在两个平台上也挺常见。

这么看,「氛围编程」要是成了主流,那些做简单应用和用户界面的工作,可能很快就会受到AI冲击。

以后AI要是能搞定更多组件设计、样式开发,开发者可能就要转去做更高级的设计或用户体验。

谁在用Claude编程

报告也研究了哪些人爱用Claude写代码。

根据聊天内容,分析用户是自己做着玩,给初创公司做的项目,还是别的。

由于不清楚这些对话在实际中的使用场景,只能根据有限的信息猜,所以这些只能作初步参考。

点之间的距离表示Claude.ai(蓝色)和Claude Code(橙色)上每种项目流行程度的差距

初创公司是Claude Code的第一批「粉丝」,大公司用得相对少一些。

Claude Code的对话里,跟初创公司有关的占32.9%,比在Claude.ai上高了快20%。

和大企业相关的对话,在Claude Code只占23.8%,比Claude.ai上的25.9%还低一点。

学生、学者、自己做项目的人,还有学习写代码的人,加起来占了两个平台一半的对话。说明不光是公司,个人也很爱用这些AI辅助工具。

这跟以前技术更新差不多:小公司为了抢占先机,赶快采用新工具;大公司就比较谨慎,全面推广前,一般要做各种安全性检查。

AI正在彻底改变开发者的工作方式。相比大公司,初创公司似乎从AI中获益更多。

AI这么强,谁先用AI提升工作效率,可就变成实实在在的竞争优势了。

以下分析对比了和软件相关的自动化、增强模式,以及和软件无关的对话模式。

Claude.ai中软件与非软件用例的自动化和增强功能细分

可以看到,软件开发的自动化程度更高。其中「反馈循环」增加了18.3%,抵消了「指令式」行为下降的11.2%。

也就是说,就算辅助编程中,大部分活是AI干,和非编程任务相比,还是需要人反复检查、修改。

参考资料:

https://www.anthropic.com/research/impact-software-development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智元”,作者:新智元,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文章
  • 女子带168盒保健品、35盒壮阳药入境,海关已依法暂扣

    7月28日,据海关发布消息,近日,合肥海关所属合肥新桥机场海关查获某旅游团导游携带超量物品入境。该关关员在监管入境航班时,发现一名选择“无申报通道”通关的旅客携带的行李异常。经现场开箱及进一步询问,查获携带保健品168盒、壮阳药35盒等物品合计230件。经核实,该旅客为某旅行团导游,十五日内进境超过

  • 居然智家董事长汪林朋坠楼身亡?公司:已向交易所报备,会尽快公告

    澎湃新闻7月27日,有消息称,居然智家新零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居然智家,000785.SZ)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CEO,现年57岁的汪林朋坠楼身亡。澎湃新闻从多名业内相关人士处证实该消息属实。截至发稿时,上市公司居然智家还未发布相关公告。据中国房地产报报道称,从居然智家内部人士处证实了该消息,“是

  • 对话云天励飞陈宁:全面聚焦AI芯片,迎接AI“推理时代”

    2014年8月,电影《亲爱的》正在火热上映,故事改编自一个真实曲折的寻子事件。“后来我们才知道,这部打拐电影里面的很多取材就是来自深圳刑警大队,也就是深圳打拐大队。”云天励飞董事长兼CEO陈宁回忆起创业之初的一个小插曲。也是在2014年,陈宁从美国辞职,回国创业,在深圳创办云天励飞,并依托“孔雀计划

  • *ST苏吴: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ST苏吴公告称,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2025年7月13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认定公司虚增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利润,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如根据正式的处罚决定书结论,公司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 如何让老年人适应人工智能社会?这群深圳中学生脑洞大开

    在数字化浪潮奔涌而来的今天,2.8 亿中国老年人正面临着一场无声的 “数字鸿沟” 挑战。许多老年人因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而错失医疗服务、社交机会,养老质量正在面临严峻挑战。面对这一背景,一群深圳高一学生正用青春智慧和科技创新,为爷爷奶奶们搭建跨越鸿沟的 “数字桥梁”,用人工智能加持下的“黑科技”为老年人

  • 直击WAIC 2025 | 让大模型算力像电力一样随处可得?后摩智能CEO吴强:端边大模型机会巨大

    每经记者:陈婷 每经编辑:余婷婷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 2025)在上海开幕,国产算力的进展是各方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在后摩智能展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看到,后摩智能M50系列产品首次亮相,后摩智能M50芯片与力谋®BX50计算盒子、力擎L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