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国心”登顶4000米:四川省医院完成国内首例高海拔人工心脏植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0:29:00    

封面新闻记者 周家夷

“多杰的康复,改写了高原终末期心衰患者的命运。”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衰中心主任王文艳表示。经过四川省人民医院全力救治,2025年3月10日,来自高原的多杰(化名)带着目前国内最小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和满心感激,踏上了返回雪域高原的归途。

高原上的“无声战场”:一场与死神赛跑的十年抗争

46岁的多杰,是青海玉树杂多县的一名牧民。这里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空气中的氧含量仅有平原地区的60%。常年高寒缺氧的环境,让他的心脏早早亮起“红灯”。五年前,他因急性心肌梗死被紧急送往医院,接受了心脏支架手术;两年后,他又因突发急性肾衰竭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植入了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然而命运并未就此止步——2025年初春,多杰突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被诊断为终末期心力衰竭,当地医生坦言:“传统治疗手段已无能为力。”

“那段时间,我连给羊群喂饲料的力气都没有,夜里只能坐着睡觉。”多杰回忆道。当他从病友处得知四川省人民医院开展人工心脏项目时,这个从未离开过高原的男人做出了人生最果断的决定:跨越1500公里,奔赴成都!

多学科会诊:为高原患者定制“生命方案”

2025年2月,多杰抵达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衰中心。检查结果显示,他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已降至20%(正常值为50%-70%),肾功能严重受损,还伴有肺动脉高压。更棘手的是,长期高原生活让他的心脏结构发生代偿性改变,血管条件与平原患者差异显著。

“这不仅是场手术,更是对医疗技术的全方位考验。”王文艳立即启动多学科协作机制。心脏外科、重症医学科、超声科、麻醉科专家齐聚一堂,经过3次专题讨论,最终达成共识:人工心脏植入是唯一生机,但必须攻克三大难关——高原患者心脏解剖结构特殊、术后需适应低压低氧环境、需选择最适合高原特性的装置。“我们最终选择了国内体积最小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心脏外科黄克力主任解释,这款装置不仅体积小,并且通过了低气压高海拔模拟测试,能够保证在高原上也能正常运行。

手术台上的“珠峰挑战”:4小时突破生命禁区

2025年2月18日上午9点,手术室的无影灯亮起。主刀医生黄克力和于涛发现,多杰的心脏比预期的更为脆弱:长期高原缺氧导致心肌纤维化严重,心脏表面布满瘢痕组织,血管壁薄如蝉翼。“每一针缝合都要精确到0.1毫米,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大出血。”于涛回忆,团队采用“间断褥式缝合”技术,用比头发丝还细的缝线将人工心脏与心室严密接合。

手术过程中,麻醉科实时监测血氧饱和度波动,超声团队全程进行经食道超声引导,重症医学专家提前制定体外生命支持预案。经过4小时鏖战,人工心脏成功在多杰胸腔内规律跳动,这标志着全国首例高海拔地区居民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植入术成功完成!

重症监护室的“生命守卫战”

术后72小时是“黄金观察期”。重症医学中心24小时值守:为防止高原患者特有的血液高凝状态引发血栓,他们每小时调整抗凝药物剂量;为应对可能的低氧血症,专门配置了高流量氧疗设备;营养科专门为多杰定制了低钠高蛋白的“高原康复食谱”。经过14天生死博弈,多杰闯过感染关、出血关、心律失常关,成功转入普通病房。

锦旗:雪域男人最质朴的感恩

2025年3月10日的出院仪式上,多杰展开锦旗,红底金字的“医德高尚,千恩万谢”道出他最质朴的心声。当被问及未来计划,多杰望向西北方向:“我想带着这颗‘钢铁心脏’回到牧场。等春天来了,我要教小孙子骑马,要看着格桑花开遍山坡。”他的话让在场医护湿了眼眶——这不仅是个人重生的故事,更意味着中国人工心脏技术正式叩开“生命禁区”的大门!

“中国心”登顶4000米:高原医学的里程碑突破

此次手术成功验证了国产人工心脏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数据显示,术后多杰的心功能从IV级(最严重级)恢复至II级,6分钟步行距离从术前的35米提升至320米,达到平原地区手术患者的康复水平。随着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人工心脏逐步实现小型化、智能化,这项曾被称为“医疗器械皇冠上的明珠”的技术,正在为更多高原患者点燃希望。正如黄克力主任所言:“当我们把人工心脏送上4000米高原时,中国心衰治疗的高度也被重新定义!”

相关文章
  • 人民日报整版报道红河河口边城见闻:边民常来往,中越情更亲

    红河是唯一发源于云南境内的重要国际性河流,在河流出境处的河口县——边民常来往,中越情更亲(边城见闻)河口县县城鸟瞰。王培恋摄大清早来到云南河口县的南溪河中越大桥,热闹的场景给人一种“熟悉的陌生感”。通关时间一到,只见携带大包小裹的人群熙攘而过。这些都是赶往异国边贸市场的生意人,但却像极了平日里走向集

  • 免挂号费1个月 河北省人民医院龙泉院区(河北省康复中心)开诊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程雨恬 王岚 王丹)6月11日上午,河北省人民医院龙泉院区(河北省康复中心)开诊仪式举行,医院相关领导及两院区干部职工代表等出席开诊仪式。活动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王岚 摄河北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冯志山介绍,河北省人民医院龙泉院区以康复专业为主要诊疗特色,深度融合现

  • 跨国医疗诠释毓医“心”高度——“洋女婿”跨越大洋的治愈之旅

    【来源:胶东在线】胶东在线6月16日讯(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 “万里家乡颤难愈,方知华夏有真术。所幸中国遇名医,始信烟台藏毓璜。” 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心内二病区温情涌动——外籍患者道格拉斯(音)在房颤手术痊愈出院之际,将一面锦旗郑重地送到科主任初红霞手中。短短28字,道尽了这位外籍商人跨越重洋在

  • 住院不用家人陪床!150元/日,山东公布指导价!

    https://appdata.langya.cn/在临沂客户端讯日前,山东省卫生健康委联合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等6部门出台《山东省医疗机构免陪照护服务工作方案》,规范医疗机构免陪照护服务发展,进一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2025年底前,全省所有公立三级医疗机构均能为有需求的住院患者提供免陪照护服

  • 泉州一老伯被紧急送入ICU!医生一查竟发现……严重可致死!近期千万当心

    前不久家住泉州市区70岁的杨老伯在户外纳凉时突感颈部一阵刺痛没想到之后出现反复发热、呼吸急促肝肾功能异常等症状罪魁祸首竟是……5月13日,杨老伯在家门口龙眼树下乘凉时,突然感觉脖颈痛了一下,当时知道应该是被树上掉下来的虫子叮咬了,觉得没啥事,就没去在意。不料第二天开始,他突然高烧不退,体温一度升到3

  • 警惕“隐形杀手”!房颤早筛早治远离卒中威胁

    湖南日报6月7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春祥 通讯员 肖樱 汤雪)今年6月6日是第13个“中国房颤日”,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在门诊开展“关注房颤 预防卒中”公益主题活动。专家提醒,房颤是中风“隐形推手”,早筛查、早治疗可显著降低致残致死风险。“与其他原因导致的中风相比,房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