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0日,宝安“两会”如期而至。
政府工作报告聚焦“十新”目标,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齐力共建“全面向新”的宝安。
当天,宝安多策齐发,举行了以“以全域应用场景开放支持创新创业”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
宝安区发改局、科创局、财政局、公共物业管理局等多部门联合宣布,将宝安397平方公里区域打造成“城市创新实验室”全域开放,“有机遇、有礼包、有未来、无障碍”,邀请企业带着新技术、新产品来宝安“变现”。
近年来,“场景”一词热度飙升,全国各地纷纷抢滩布局。在此背景下,宝安发布全域场景开放举措,有着怎样影响深远的意义?未来,宝安又将有哪些情景的新可能?

全域场景开放提供新技术首验、新产品首用“试验场”
场景,是指新技术、新产品具体投入使用的环境。
在“以全域应用场景开放支持创新创业”这一主题中,“场景开放”是关键要义,“支持创新创业”是最终目的。
以大学生来举例。
新技术、新产品就像一个要找实习的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政府为它搭台,开放场景,场景就成了它们的“实习基地”。
通过这样的方式,企业积累经验,让技术不断优化升级,变得更加“聪明”。老百姓则从中受益,享受更便捷、更科幻的生活。
那么,这一目标如何实现?宝安区发改局局长王凌云现场介绍,将通过“12345”工作框架,系统地推动场景开放。
“1”:一个转变,从“给优惠”到“给机会”。
“2”:“三新”与“三首”并进,支持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先行先试,挖掘一批首批次、首版权、首台套产品。
“3”:围绕低空应用、智能制造、智慧城区打造三大标杆示范。
“4”:政府开放清单、政府采购清单、企业需求清单、企业能力清单等四张清单。
“5”:锚定“更新质的产业、更新潮的消费、更智慧的城区、更暖心的民生、更绿色的生态”等五大主题。

其中的核心,正在于从“给优惠”到“给机会”的转变。
过去,政府扶持企业大多采用减税、补贴等“发红包”的方式,但这种模式渐渐难以满足需求。
于是,宝安大胆创新,将重点转向开放场景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新技术首次试验、新产品首次应用的“试验场”。
此前,宝安开放了机场货运、海滨广场、低空飞行等场景。兆威机电的机械手就是在机场场景中实测验证,使分拣效率提升了42%。兆威机电不断发展壮大,在4月6日至7日接连发布公告,宣布计划赴港上市。

仅仅“给机会”还不够,宝安还要当好“红娘”,促成技术与场景的精准对接,推出了四张清单:
——政府开放清单。凭借丰富的海陆空等自然资源,以及市政道路、公园绿地、主题景区等公共空间资源,定期梳理并发布一批应用场景清单。
——政府采购清单。梳理形成一系列场景,定期发布政府建设需求清单,实现“政府点单,企业接单”的合作模式。
——企业需求清单。开展应用场景需求征集、遴选,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助力企业完善新技术、推出新产品、开拓新业务。
——企业能力清单。坚持企业有技术、政府帮落地,企业出产品、政府搭场景,定期发布“宝安创新产品推荐目录”。
从“制造大区”到“场景开放先锋城区”,宝安正以全域场景为支点,撬动新质生产力跃升。

优势得天独厚多元城区造就最优“城市实验室”
发布会上,宝安还重磅宣布:从2025年起,每年开放100个以上创新应用场景,发布1000项以上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撬动应用金额超1000亿元。
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源于宝安坐拥“海陆空铁”立体化产业体系,具备携手前海、面向湾区打造超级应用场景的天然优势:
西部海域,可试验海洋装备与低空观光;深圳机场与大铲湾港,能为智慧物流提供实景测试场;区内拥有739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智能制造场景创新注入动能......
场景开放催生出创新加速度。宝安围绕低空应用、智能制造、智慧城区等领域,打造了一批标杆示范项目。
以低空经济的崛起为例。
宝安有无人机系统应用测试基地。无人机需在这里经过严格的测试,拿到“空中驾照”,才可以正式投入使用。大疆、美团、亿航、影石、九思智能航空等22家企业,皆已入驻进行测试。

通过开放121个起降点、137条航线,宝安开辟出了一条“智能空运走廊”,累计完成载货飞行25.8万架次,整个低空经济产业链在场景的滋养下茁壮成长,无人机搬运货物、送快递、运输血液等场景屡见不鲜。
在智慧医疗领域,宝安年诊疗量超2700万人次,庞大的临床数据堪称训练医疗专业大模型的“富矿”。
宝安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上线了全国首个区域医疗大模型平台“宝医数智”,该平台覆盖9家医院、220家社康中心,实现了24小时在线的AI辅助诊疗、智能健康管理等60个场景应用,惠及近500万居民。

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同样成果斐然。企业将技术难题转化为场景需求,政府从中牵线搭桥,促成解决方案的诞生。
这帮助宝安在过去的2024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9家、总量达277家,位居全国区县第三;新增国家级单项冠军6家、上市企业5家,均为全市第一。
宝安在场景开放中尝到了甜头,一路飞速发展,为无数创新创业者搭建起了实现梦想的广阔舞台,未来也将继续拥抱场景开放带来的机遇。
未来图景猜想“全域场景”将如何重塑湾区生活
回顾历史,场景开放对企业发展及当地经济的利好不言而喻,城市与企业深度融合、共同发展,企业、政府、市民实现“三赢”局面。
2018年,深圳实现出租车全面电动化,这些车辆大部分从比亚迪采购。这相当于给比亚迪划出了一块“超级试验场景”,企业拼命练技术、降成本,市民天天“用脚投票”检验产品,比亚迪逐渐变身“全球销冠”,深圳也在2024年成为了“中国汽车第一城”。
杭州政府让阿里巴巴融入了城市肌理,将其技术应用到城市的电商、交通、政务服务等各个领域。阿里巴巴从一家电商小厂发展成为科技巨头,杭州也从“西湖时代”迈入“数字时代”。
2008年合肥拿出三分之一的地方财政收入,引进当时亏损超过10亿元的京东方,建设国内首条液晶面板6代线,当时被外界调侃为“赌城合肥”。后来,合肥逆袭为“最牛风投城市”,京东方成全球面板龙头,老百姓用上了便宜大屏电视。
纵观全国,场景开放创新已成兵家必争之地。宝安的目标,正是成为全球场景创新的“超级接口”,将全区打造成一片“科技热带雨林”,让大中小企业都能在这里获得发展所需的资源与机遇。

在发布会上,宝安描绘了未来的美好景象:
可以搭乘无人机,飞越凤凰山,沐浴晨光朝霞、俯瞰苍林翠海;可以借助AI平台,体会秒批办事的畅快淋漓;可以走进智造车间,见证产业升级的蓬勃脉动;还可以漫步智慧街区,领略城市治理的和谐画卷。
当下,科技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迭代革新,AI工具已展现出强大的预测与模拟能力。不妨借助deepseek的力量,大胆地进行预测。
deepseek说
到2030年,宝安“全域场景”可能会这样重塑未来生活:
上班
手机约一架无人机,15分钟从宝安飞到福田,空中吃早餐、俯瞰摩天轮,朋友圈定位“空中打工人”。
看病
AI医生先初诊,遇到疑难杂症直接视频连线北京专家,社康医护变身“科技导诊员”。
逛街
欢乐港湾里,AR眼镜一扫,清代古墟“复活”,虚拟掌柜吆喝:“客官,数字烧鹅要不要?”
环保
氢能公交免费坐,车顶太阳能板晒晒太阳就能跑,大爷们感慨:“这车真是省心。”
打造新场景,宝安“有机遇、有礼包、有未来、无障碍”。如果你有技术、有产品、有梦想,就来宝安创新创业吧,这里每个街角都是创新舞台,每次突破都在定义未来。

文字:南方+记者 苏国锐
摄影:南方+记者 何俊
统筹:南方+记者 崔洁
【作者】 苏国锐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