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4月24日讯 (记者孙锐)4月22日,江苏省检察院召开全省检察机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6个典型案例,灌南县检察院1例入选——旧瓶假酒“充大牌”,侵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行政公益诉讼案。
根据案情发布,某知名品牌白酒酿造技艺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品牌白酒被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深受群众认可和欢迎。
2024年10月,检察机关在办理一起假冒该品牌系列白酒注册商标的刑事案件中发现,当地相关职能部门未充分履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职责,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后经立案调查,检察机关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从生产、流通环节酒类市场监管、食品安全监管、废旧包装纸箱及酒瓶回收监管、打击商标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建议,推动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该品牌白酒专项监督检查行动,重点检查酒瓶、瓶盖等废旧产品回收利用后的销售渠道,货源不清、渠道不明的酒类商品等。通过专项检查,累计立案查处涉及违规白酒的案件30余起,没收标签不符合规定的白酒2000余箱,查扣假冒伪劣白酒1000余箱,查处并销毁违规生产白酒包装盒7000余份,有效防止假冒伪劣白酒流入市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对保护和传承地方传统工艺和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假冒地理标志注册商标的行为,不仅侵犯注册商标持有人权利,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还扰乱市场交易秩序。检察机关聚焦国家地理标志保护,推动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履职,凝聚工作合力,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