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100%果汁”“NFC”“无添加”……炎炎夏日,健康果汁该怎么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5 15:35:00    

央广网北京7月15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韩雪莹)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炎炎夏日,走进超市,一排排货架上的“果汁”饮品总能吸引消费者为寻几分清凉而驻足。从“果汁饮料”“果肉饮料”“水果饮料”,到“100%果汁”“浓缩果汁”“NFC”“无添加”……包装上五花八门的介绍让消费者挑花了眼。这些概念意味着什么?健康果汁该怎么选?

  记者走访线下超市和搜索电商平台发现,在不少产品的包装上,“无添加”“100%果汁”“NFC鲜榨”等字样被设计得格外醒目,这些概念往往是消费者最终选择的重要参考。福建三明的消费者林伊晨告诉记者,特别是在给小朋友挑选这类饮品时,她一定会先看配料表。

  林伊晨表示:“因为它能写出来,肯定是在监管下的,最主要是产品要‘原汁原味’。如果是添加白砂糖,我还是能接受,但如果是加了安赛蜜、香精等添加剂,我就不能接受了。”

  吉林通化的消费者李铭对“原榨无添加”的产品概念尤为看重,在她看来,“100%果汁”就意味着“纯天然”。

  李铭说:“我平时买果汁主要就是看是否为‘100%果汁’、是否有添加、配料表干不干净,再就是看价格。首选‘NFC(非浓缩还原)果汁’,但浓缩果汁加水制成的‘100%果汁’,如果价格合理也是可以接受的。”

  相较李铭的消费选择,江西吉安的消费者周妍琳对“复原果汁”的包容度则要低得多。

  周妍琳说:“配料表中排在第一位的如果是水或者浓缩果汁,基本就不会考虑了。我是不太能接受用浓缩果汁加水制成的产品还标着‘100%果汁’,因为‘100%果汁’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纯水果榨出来的果汁,不添加其他东西。写着‘100%果汁’的大招牌,把‘浓缩果汁+水’藏在配料表的小字里,很容易就看错了;要是明明白白写着‘浓缩还原’,我可能会根据价格和需求选。”

《果蔬汁类及其饮料》中对于不同类别的理化要求

  在解释让众多消费者感到困惑的“100%果汁”“NFC”等名词前,我们首先要捋清“果汁”的概念——依据目前业内参考执行的国家标准GB/T 31121-2014《果蔬汁类及其饮料》,果汁是以水果为原料,采用物理方法制成的可发酵但未发酵的汁液制品,或在浓缩果汁中加入其加工过程中除去的等量水分复原而成的制品。

  在这一标准中,消费者常混淆的一些产品表述也有明确的定义和理化要求:如“果汁(浆)产品”的果汁(浆)含量应达到100%,“果汁饮料产品”的果汁(浆)含量≥10%,“果肉(浆)饮料产品”的果浆含量≥20%,“水果饮料产品”的果汁(浆)含量≥5%且<10%。

  这就意味着,只有果汁(浆)含量为100%的产品才能真正被称之为“果汁”或“果浆”,低于这个比例的都要被冠以“饮料”之名,且标准允许“饮料”产品中添加其他食品原辅料和(或)食品添加剂。那么,一些主打“100%果汁”的产品,能否和消费者期待的“原榨无添加”画等号?用浓缩果汁和水制成的“复原果汁”算不算“100%果汁”?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国家果蔬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果蔬加工重点实验室果蔬风味方向负责人劳菲解释:“‘100%果汁’分为两种,一种是浓缩还原的,就是‘FC(FromConcentrate)’,即复原果汁;另一种是非浓缩还原的,也就是‘NFC(NotFromConcentrate)’,即原榨果汁或者鲜榨果汁,相当于果子收来了,我把它榨成汁。所以大众理解的‘原榨无添加’,应该就是‘NFC’。其实浓缩还原果汁,就是经过浓缩、把水部分除去,到后期再把水按原来的比例添加回去,所以果汁还是原来的果汁,只换了一批水,从成分上看,它就是‘100%果汁’。”

《果蔬汁类及其饮料》修改单中实际上将“原榨果汁(非复原果汁)”翻译为“NFC”

  原榨果汁也就是“NFC”,是以水果为原料、通过机械方法直接制成的,其中采用非热处理方式加工或巴氏杀菌制成的原榨果汁为鲜榨果汁。深耕果汁产品供应链多年的董彪告诉记者,制成方式决定了“NFC”产品的保质期通常较短。

  董彪表示:“正常来讲它的保质期是40天左右;通过无菌冷罐等工艺,也有做到6个月保质期的产品。但如果追求更好的风味和口感,基本上还是要选择低温冷藏储存条件下60天以内保质期的产品。”

  劳菲表示,相比“NFC”,用浓缩果汁和水制成“复原果汁”,在业内属于经典做法,也是既经济又高效的生产策略。

  劳菲说:“在更早的时候,像一些葡萄汁中的葡萄原料,很多都是从国外进口的,那就要海运。葡萄主要的进口产区是智利,如果从智利到我国,运100%的葡萄汁性价比太低,但是浓缩一下,以更小的体积运过来,就可以更方便长途运输和储存。所以最初的浓缩果汁,是有满足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以及全球范围内运输的需求考量的。”

  无论是非浓缩还原(NFC)还是浓缩还原(FC)工艺,只要最终果汁含量达到100%,均可标注“100%果汁”,但市面上却有部分“复原果汁”产品,利用消费者的认知“信息差”,在包装上玩起了“文字游戏”。记者在线下商超走访时发现,一款名称为“浓缩蓝莓原浆”的产品,将“蓝莓原浆”的字号调大,“饮料”二字却缩小并放在角落,配料表中添加了白砂糖;另一款名称为“100%红葡萄汁”的产品,包装正面醒目地标注了“NFC”,却在前面又加了一个字号调小的“+”,其配料表中包含水、NFC红葡萄汁(添加量≥20%)、浓缩红葡萄汁。董彪透露,“NFC+”或“+NFC”,是业内一些厂家吸引消费者购买浓缩还原(FC)产品的营销手法。

  董彪说:“叫‘100%果汁’没有问题,但所谓‘NFC’只是一种表象,也就是添加了一点NFC成分,为了促进产品的风味,就打了这种概念。各个厂家为了更好地宣传产品,加上FC的成本比NFC低,毛利会高一些,所以就会打这样一个‘擦边球’。”

  董彪表示,近年来果蔬汁类及其饮料市场发展迅猛,但行业规范还未跟上,特别是在“复原果汁”产品的质量把控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董彪说:“FC通过浓缩汁加4倍到6倍的水还原,国家规定就可以达到100%的果汁含量。但是更多厂家是以生意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加4倍还是加6倍,风味口感就不一样,这中间就差了将近20%的毛利。这个事情未来还是需要规范的。”

  总之,如果消费者想选择原榨果汁而非“复原果汁”,可以选择NFC(非浓缩还原果汁)或HPP(超高压灭菌果汁)等产品。劳菲提示,相较“复原果汁”,NFC对于水果的营养和风味确实能够做到更大程度的保留,消费者可根据自身需求合理选择。

  劳菲说:“NFC肯定是原汁原味的呈现,它跟FC的主要差别,在于水果里会有一些对热特别敏感的风味成分和营养成分的保留,这些成分经加热浓缩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失。但其实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如果特别在意那些热敏性的微量成分,吃新鲜水果就可以了;如果兼顾便捷性,又对口感、营养有要求的,就直接买原榨果汁,可以仔细看一下配料表,所有内容都是原汁和原浆的混合,那就是妥妥的NFC、即原榨果汁了。”

 来源:央广网

相关文章
  • SUV越野潮来袭!这款新车凭啥预售24小时订单破万?

    近年来,SUV越野车凭借宽敞空间、强劲越野性能和良好驾驶视野,广受消费者青睐。同时,消费者对安全、舒适及燃油经济性要求提升,促使SUV在设计与配置上不断改进,市场由此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8月27日,全新坦克500在成都都江堰上市,定位全场景智能豪华越野SUV,有三种动力版本,价格33.5万至37.

  • 人民日报访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

    原标题:用真诚换取信任,用信任赢得市场(与企业家谈“新”)——胖东来商贸集团董事长于东来访谈河南许昌胖东来,一家企业带火一座城,被网友称为“没有淡季的‘6A级景区’”。围绕一些热点话题,记者近日与胖东来商贸集团董事长于东来进行了面对面交流。于东来分享了他对高质量发展的理解和对服务品质的追求。——编

  • 欧洲奢侈品行业进入寒冬!汇率波动与关税政策下,行业繁荣何时重启?

    欧洲奢侈品行业进入寒冬!汇率波动与关税政策下,行业繁荣何时重启?在汇率波动和关税政策冲击下,欧洲奢侈品行业的繁荣周期恐难重现。过去半年中,欧洲最主要的四家奢侈品集团路威酩轩(LVMH)、爱马仕、瑞士历峰集团(Richemont)和开云集团(Kering)的股价均出现两位数跌幅,分别下跌26.31%、

  • 除甲醛行业大地震:检测造假成潜规则,千元加盟就能割韭菜?

    新房装修后找机构除甲醛,早已成许多家庭的“必修课”。然而这个与健康紧密挂钩的行业,正在上演一场信任崩塌的“大地震”——从头部品牌到地方加盟商,检测数据造假成公开的秘密,千元就能入行的低门槛让“专业服务”沦为笑话,消费者花了钱却可能买了个“心理安慰”。检测造假:从“暗箱操作”到“行业标配”“检测结果肯

  • 968元!“蒙面演唱会”定价过高?市场监管:明码标价即可 消费者可自主选择

    网红歌手“旺仔小乔”即将举办“蒙面演唱会”的消息引发热议,演唱会票价从268元到968元不等。对于票价,部分网友认为“不露脸、无互动却定价偏高”,质疑其合理性。经视直播记者咨询相关部门获悉,演唱会票价属于市场调节价,消费者如有疑问,认为定价高于市场价,可通过指定渠道反馈。购票平台显示,“旺仔小乔”上

  • 安全隐患大 回收处置难 二手交易乱 无3C认证充电宝成“烫手山芋”

    近期,一场围绕充电宝的安全风暴席卷全国。罗马仕、安克创新等品牌因电芯缺陷存在自燃隐患,相继宣布召回超过120万台充电宝。几乎同步,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明确自今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无CCC认证(以下简称3C认证)标识、标识不清或被召回型号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新规之下,一个迫切的问题摆在众多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