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荆州发布五起典型案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9 09:33:00    

守护孩子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心愿,更是人民法院的庄严使命。现实中,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现象仍有发生,为他们撑起法治“保护伞”刻不容缓。

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精选发布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这五则案例涵盖严惩侵害犯罪、撤销失格监护、科学保障探望权、打击利用未成年人贩毒、整治组织未成年人有偿陪侍等关键领域,是法院贯彻“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的生动实践。

荆州法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2025)

案例一:未成年人被猥亵及父母离婚纠纷案

案例二:李某被撤销监护人资格案

案例三:杨某某诉黄某探望权纠纷案

案例四:陈某、余甲、余乙、余丙、党某贩卖毒品案

案例五:吴某某、郑某某组织未成年人有偿陪侍案

01 未成年人被猥亵及父母离婚纠纷案

基本案情:未成年人张某某在父亲外出期间,遭邻居刘某某猥亵。案发后,法院在办理刑事案件时发现,张某某的母亲李某某正通过人民法院在线平台起诉其父离婚。为避免未成年人权益在父母婚姻破裂过程中进一步受损,法院立即启动“刑事+民事”联合办案机制,同步处理刑事案件与离婚纠纷。

裁判结果:法院判决:1、被告人刘某某因猥亵儿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2、准予李某某与张某离婚,婚生女张某某由父亲张某直接抚养,母亲李某某按月支付抚养费1000元至其成年;3、发布家庭教育令,责令父母双方加强亲子陪伴,关注子女心理需求,提升其安全防范能力,并定期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典型意义:本案是司法机关通过“刑事+民事+家庭教育”三位一体机制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典范,法院以司法能动性破解未成年人保护难题,通过刚性惩戒与柔性调解的结合,既惩治犯罪又修复家庭功能,为未成年人营造安全、稳定的成长环境,将刑事惩戒、民事权益调整与家庭教育干预紧密结合。

02 李某被撤销监护人资格案

基本案情:陈某甲自幼由祖父母抚养,2023年小学一年级时被接回父母处生活。同年11月至12月间,母亲李某对陈某甲实施长期虐待,并以饥饿、戒尺殴打等方式施暴。2023年12月,陈某甲因严重营养不良、佝偻病等被送医救治,医生报警后案发。经鉴定,其损伤程度为轻微伤。李某在虐待期间处于抑郁症显症期,被认定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2024年10月,法院以虐待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十一个月。同年10月,区妇联申请撤销李某监护人资格,区检察院支持起诉。

裁判结果:法院判决撤销李某对陈某甲的监护人资格。

典型意义: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法定义务。本案是司法机关联合社会组织从严落实《民法典》监护制度的典型案例,该案通过撤销监护资格与刑事处罚的“双轨制”追责,严惩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同时依托社会力量修复创伤,为破解“家庭内虐待”难题提供了司法样本。

03 杨某某诉黄某探望权纠纷案

基本案情:杨某某与黄某于2017年7月经法院判决离婚,婚生女黄某甲随父亲黄某生活。判决生效后,黄某多次以各种理由拒绝杨某某探望女儿。杨某某为维护探望权提起诉讼,请求每周固定时间接女儿共同生活,并在寒暑假、法定节假日延长相处时间。黄某则辩称杨某某的探望要求过于频繁,可能干扰孩子正常生活和学习。

裁判结果:公安县法院判决杨某某在女儿上学期间每月探望女儿两次、寒暑假期间探望三十天、法定节假日每两年探望一次。

典型意义:本案系贯彻《民法典》第1086条探望权制度的典范,体现了司法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优先保护原则。法院未机械支持母亲的全部诉求,而是基于未成年子女的“生活稳定性”与“情感需求”双重维度,科学设定探望频率,既保障了非直接抚养父母的合法权利,又守护了未成年子女的生活安宁与心理健康。

04 陈某、余甲、余乙、余丙、党某贩卖毒品案

基本案情:陈某(1997年生)、余甲(1994年生)、余乙(2000年生)、余丙(1998年生)、党某(1998年生)组成贩毒团伙,于2023年10月至11月在湖北省监利市多次贩卖含依托咪酯的烟弹及烟油。该团伙分工明确:余甲、余乙主要负责采购及管理毒资,余丙、党某及未成年人张某(2007年生,另案处理)负责销售。团伙通过免费提供毒品吸食、支付报酬等手段控制张某参与贩毒。陈某作为上游供货商,多次向余乙等人出售依托咪酯烟弹(4次交易,涉案金额超1.5万元)。余甲、余乙、余丙、党某及张某多次向未成年人郑某某(2009年生)、朱某某(2008年生)等人贩卖毒品。交易场所包括网吧、酒店、KTV等青少年聚集地,并通过微信转账收取毒资。案发后,余甲主动投案,其余被告人均被抓获。

裁判结果:法院认定五人均构成贩卖毒品罪,最终判处:陈某、余甲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罚金8000元;余乙、余丙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分别并处罚金8000元、7000元;党某有期徒刑三年,罚金6000元。陈某上诉后,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典型意义:本案作为利用并面向未成年人贩毒的典型案件,暴露了未成年人涉毒的多重隐患:家庭监护缺失、法律意识薄弱、不良群体以毒品或金钱为诱饵的操控,导致未成年人沦为犯罪“工具人”;涉案依托咪酯作为新型麻精药品,吸食后易引发器官损伤和心理依赖,严重威胁青少年身心健康,凸显未成年人保护的紧迫性。人民法院坚持“从严打击+特殊保护”原则,对教唆、利用未成年人贩毒者依法从严惩处,构建“预防-教育-惩处”协同机制。通过禁毒宣传,强化法治意识,以模拟法庭等互动形式深化警示教育,阻断毒品犯罪向低龄群体渗透。同时,倡导家庭、学校、社会协同治理,为青少年成长构建法治防线。

05 吴某某、郑某某组织未成年人有偿陪侍案

基本案情:吴某某(1986年生)、郑某某(1981年生)于2024年3月至4月间,通过中介招募两名14岁未成年少女白某某、黄某某(均2009年生),在某KTV从事有偿陪侍活动,陪侍费用为150元/小时,吴某某每日从每人收入中抽取200元与郑某某分成牟利。2024年7月,吴某某主动投案但首次未如实供述,后坦白;同年11月郑某某被抓获。二人各退缴违法所得5000元。

裁判结果:法院以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判处:吴某某(有前科)有期徒刑八个月,罚金5000元;郑某某有期徒刑七个月,罚金4000元;追缴违法所得。一审宣判后,郑某某提出上诉,后在二审审理过程中申请撤回上诉,二审裁定准许撤回上诉,一审判决生效。法院延伸审判职能,于2025年4月向文旅部门发出司法建议,要求加强娱乐场所监管,严查未成年人违规进入,推动源头治理。

典型意义:本案作为组织未成年人从事营利性陪侍的典型案例,从法律、社会、治理三层面为未成年人保护提供实践范本。法律层面,援引《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8条,明确KTV、酒吧等场所需设置禁入标识并核查身份,违规者将承担刑责,推动行业规范经营;社会层面,揭露未成年陪侍活动易引发性侵害、价值观异化等风险,法院以严惩组织者彰显司法对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立场;治理层面,法院通过司法建议联动文旅部门强化娱乐场所源头监管,协同家庭、社区开展法治教育,以“惩戒-整改-监护”机制织密保护网,实现从个案裁判到行业治理、家庭责任落实的闭环管理,为构建未成年人权益长效保障体系提供可复制的司法路径。

编辑: 刘荣

相关文章
  • 山西省司法学校撤销建制并入山西警官职业学院

    山西省司法学校将整体并入山西警官职业学院,这是山西省司法行政系统院校整合的重要一步。9月7日,山西晚报·山河+记者从山西司法行政网获悉,日前,山西省司法厅发布《关于撤销山西省司法学校重大决策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征求意见的公示》。根据公示,为深入贯彻落实司法行政系统院校整合领导组第二次会议精神,经山西

  • 热血践初心 奉献显担当——西峡法院组织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顶端新闻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王晶雅8月22日,西峡县人民法院组织干警开展无偿献血活动,来自全院各个岗位的干警踊跃参与,以实际行动传递了爱心与温暖,展现了法院干警的大爱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活动前夕,西峡法院政治部在全院范围开展献血动员,通过宣传无偿献血的意义,鼓励健康适龄干警参与。各部门干警积极响应活

  • 泉州市政协听取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情况通报

    8月20日,市政协召开会议,听取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情况通报。市政协主席肖汉辉,副主席王祖耀、蔡萌芽、庄灿霞、肖惠中,秘书长吴艺阳出席会议。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张果通报今年以来全市法院主要工作情况,与会委员围绕进一步服务发展大局、司法为民、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公正与效率等议题积极建言献策。肖汉辉指出,今年

  • 南昌一男子称女方隐瞒疾病起诉返还彩礼,二审判决还8万元及金饰,当事人:打算申请再审

    江西南昌县的罗先生曾在社交平台上称前妻隐瞒先天性双子宫加单侧肾缺失,考虑到结婚导致家庭困难,要求前妻返还部分黄金彩礼,一审判决女方还4万元和一枚钻戒,罗先生感到不满,提起上诉。8月18日,九派新闻从当事人罗先生获悉,此案二审已宣判。罗先生在网上发声。图/视频截图其提供的二审判决书截图显示,法院二审认

  • 华熙生物发声:性质极其恶劣,已报案!信息发布者曾骗取公司900万元

    7月26日,华熙生物(688363.SH)官方微博发布《关于网络不实信息的严正声明》 :昨日晚间,我司发现部分网用户布关于我司的严重不实信息。经核实,该信息发布于境外网站,内容纯属捏造,恶意歪曲事实,严重损害我司声誉,其中部分内容涉及政治谣言,性质极其恶劣。经查,该信息发布者李某曾任华熙昕宇投资有限

  • 周静华归案!亚洲地区“百名红通人员”清零

    近日,在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统筹协调下,经中泰执法司法合作,“百名红通人员”周静华从泰国被引渡回中国。这是开展“天网行动”以来第63名归案的“百名红通人员”。周静华,女,1969年9月出生,“百名红通人员”第26号,原中国云铜(泰国)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涉嫌贪污犯罪,外逃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