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荆州发布五起典型案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9 09:33:00    

守护孩子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心愿,更是人民法院的庄严使命。现实中,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现象仍有发生,为他们撑起法治“保护伞”刻不容缓。

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精选发布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这五则案例涵盖严惩侵害犯罪、撤销失格监护、科学保障探望权、打击利用未成年人贩毒、整治组织未成年人有偿陪侍等关键领域,是法院贯彻“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的生动实践。

荆州法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2025)

案例一:未成年人被猥亵及父母离婚纠纷案

案例二:李某被撤销监护人资格案

案例三:杨某某诉黄某探望权纠纷案

案例四:陈某、余甲、余乙、余丙、党某贩卖毒品案

案例五:吴某某、郑某某组织未成年人有偿陪侍案

01 未成年人被猥亵及父母离婚纠纷案

基本案情:未成年人张某某在父亲外出期间,遭邻居刘某某猥亵。案发后,法院在办理刑事案件时发现,张某某的母亲李某某正通过人民法院在线平台起诉其父离婚。为避免未成年人权益在父母婚姻破裂过程中进一步受损,法院立即启动“刑事+民事”联合办案机制,同步处理刑事案件与离婚纠纷。

裁判结果:法院判决:1、被告人刘某某因猥亵儿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2、准予李某某与张某离婚,婚生女张某某由父亲张某直接抚养,母亲李某某按月支付抚养费1000元至其成年;3、发布家庭教育令,责令父母双方加强亲子陪伴,关注子女心理需求,提升其安全防范能力,并定期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典型意义:本案是司法机关通过“刑事+民事+家庭教育”三位一体机制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典范,法院以司法能动性破解未成年人保护难题,通过刚性惩戒与柔性调解的结合,既惩治犯罪又修复家庭功能,为未成年人营造安全、稳定的成长环境,将刑事惩戒、民事权益调整与家庭教育干预紧密结合。

02 李某被撤销监护人资格案

基本案情:陈某甲自幼由祖父母抚养,2023年小学一年级时被接回父母处生活。同年11月至12月间,母亲李某对陈某甲实施长期虐待,并以饥饿、戒尺殴打等方式施暴。2023年12月,陈某甲因严重营养不良、佝偻病等被送医救治,医生报警后案发。经鉴定,其损伤程度为轻微伤。李某在虐待期间处于抑郁症显症期,被认定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2024年10月,法院以虐待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十一个月。同年10月,区妇联申请撤销李某监护人资格,区检察院支持起诉。

裁判结果:法院判决撤销李某对陈某甲的监护人资格。

典型意义: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法定义务。本案是司法机关联合社会组织从严落实《民法典》监护制度的典型案例,该案通过撤销监护资格与刑事处罚的“双轨制”追责,严惩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同时依托社会力量修复创伤,为破解“家庭内虐待”难题提供了司法样本。

03 杨某某诉黄某探望权纠纷案

基本案情:杨某某与黄某于2017年7月经法院判决离婚,婚生女黄某甲随父亲黄某生活。判决生效后,黄某多次以各种理由拒绝杨某某探望女儿。杨某某为维护探望权提起诉讼,请求每周固定时间接女儿共同生活,并在寒暑假、法定节假日延长相处时间。黄某则辩称杨某某的探望要求过于频繁,可能干扰孩子正常生活和学习。

裁判结果:公安县法院判决杨某某在女儿上学期间每月探望女儿两次、寒暑假期间探望三十天、法定节假日每两年探望一次。

典型意义:本案系贯彻《民法典》第1086条探望权制度的典范,体现了司法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优先保护原则。法院未机械支持母亲的全部诉求,而是基于未成年子女的“生活稳定性”与“情感需求”双重维度,科学设定探望频率,既保障了非直接抚养父母的合法权利,又守护了未成年子女的生活安宁与心理健康。

04 陈某、余甲、余乙、余丙、党某贩卖毒品案

基本案情:陈某(1997年生)、余甲(1994年生)、余乙(2000年生)、余丙(1998年生)、党某(1998年生)组成贩毒团伙,于2023年10月至11月在湖北省监利市多次贩卖含依托咪酯的烟弹及烟油。该团伙分工明确:余甲、余乙主要负责采购及管理毒资,余丙、党某及未成年人张某(2007年生,另案处理)负责销售。团伙通过免费提供毒品吸食、支付报酬等手段控制张某参与贩毒。陈某作为上游供货商,多次向余乙等人出售依托咪酯烟弹(4次交易,涉案金额超1.5万元)。余甲、余乙、余丙、党某及张某多次向未成年人郑某某(2009年生)、朱某某(2008年生)等人贩卖毒品。交易场所包括网吧、酒店、KTV等青少年聚集地,并通过微信转账收取毒资。案发后,余甲主动投案,其余被告人均被抓获。

裁判结果:法院认定五人均构成贩卖毒品罪,最终判处:陈某、余甲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罚金8000元;余乙、余丙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分别并处罚金8000元、7000元;党某有期徒刑三年,罚金6000元。陈某上诉后,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典型意义:本案作为利用并面向未成年人贩毒的典型案件,暴露了未成年人涉毒的多重隐患:家庭监护缺失、法律意识薄弱、不良群体以毒品或金钱为诱饵的操控,导致未成年人沦为犯罪“工具人”;涉案依托咪酯作为新型麻精药品,吸食后易引发器官损伤和心理依赖,严重威胁青少年身心健康,凸显未成年人保护的紧迫性。人民法院坚持“从严打击+特殊保护”原则,对教唆、利用未成年人贩毒者依法从严惩处,构建“预防-教育-惩处”协同机制。通过禁毒宣传,强化法治意识,以模拟法庭等互动形式深化警示教育,阻断毒品犯罪向低龄群体渗透。同时,倡导家庭、学校、社会协同治理,为青少年成长构建法治防线。

05 吴某某、郑某某组织未成年人有偿陪侍案

基本案情:吴某某(1986年生)、郑某某(1981年生)于2024年3月至4月间,通过中介招募两名14岁未成年少女白某某、黄某某(均2009年生),在某KTV从事有偿陪侍活动,陪侍费用为150元/小时,吴某某每日从每人收入中抽取200元与郑某某分成牟利。2024年7月,吴某某主动投案但首次未如实供述,后坦白;同年11月郑某某被抓获。二人各退缴违法所得5000元。

裁判结果:法院以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判处:吴某某(有前科)有期徒刑八个月,罚金5000元;郑某某有期徒刑七个月,罚金4000元;追缴违法所得。一审宣判后,郑某某提出上诉,后在二审审理过程中申请撤回上诉,二审裁定准许撤回上诉,一审判决生效。法院延伸审判职能,于2025年4月向文旅部门发出司法建议,要求加强娱乐场所监管,严查未成年人违规进入,推动源头治理。

典型意义:本案作为组织未成年人从事营利性陪侍的典型案例,从法律、社会、治理三层面为未成年人保护提供实践范本。法律层面,援引《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8条,明确KTV、酒吧等场所需设置禁入标识并核查身份,违规者将承担刑责,推动行业规范经营;社会层面,揭露未成年陪侍活动易引发性侵害、价值观异化等风险,法院以严惩组织者彰显司法对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立场;治理层面,法院通过司法建议联动文旅部门强化娱乐场所源头监管,协同家庭、社区开展法治教育,以“惩戒-整改-监护”机制织密保护网,实现从个案裁判到行业治理、家庭责任落实的闭环管理,为构建未成年人权益长效保障体系提供可复制的司法路径。

编辑: 刘荣

相关文章
  • 周静华归案!亚洲地区“百名红通人员”清零

    近日,在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统筹协调下,经中泰执法司法合作,“百名红通人员”周静华从泰国被引渡回中国。这是开展“天网行动”以来第63名归案的“百名红通人员”。周静华,女,1969年9月出生,“百名红通人员”第26号,原中国云铜(泰国)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涉嫌贪污犯罪,外逃后

  • 退休教师犯强奸罪获刑8年,被起诉退还多领取的养老金4.3万

    退休教师白某因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后,社保经办机构未收到其判刑信息,导致多发给白某养老金43589.61元。7月23日,记者从中国裁判文书网获悉,河南叶县人民法院5月底公开了该案一审判决书,在叶县某单位起诉要求白某返还多领取的养老金后,法院判决白某向叶县某单位退还多领取的养老金43589.61

  • 韩国华城电池厂火灾涉事企业代表被判处20年有期徒刑

    当地时间23日,由于发生火灾导致23人死亡的韩国Aricell电池厂代表朴顺宽(音)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2024年6月24日,位于韩国京畿道华城市的Aricell电池厂发生火灾,造成23人遇难,其中包括17名中国公民。事故调查组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该电池厂一直采用调包等方式通过质量检查,生产过程粗

  • 男子借口“投资冻结”骗走女友47万!数罪并罚获刑九年半

    投资需要钱、资金被冻结……男友陈某某每次开口借钱,阿孜(化名)基本上有求必应,她还会提醒男友别被骗了。直到自己联系不上男友,阿孜才发现,自己竟被男友骗了,背了一身债务。□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黄墩良借出几十万元 男友却突然失联2023年4月11日,陈某某前往泉州一家按摩店按摩,认识了技师阿孜。久经沙

  • 学校通报“班主任让学生殴打同学”

    7月11日,福建泉州市聚龙外国语学校发布情况通报:近日,网传关于我校学生李某某遭班主任教师不当教育事件引发社会关注。对此,学校已经成立工作小组,主动配合教育、公安等职能部门开展情况核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关于李某某遭“班主任教师让同学殴打”的情况核实2025年6月20日(周五)上午9时35分

  • 商洛市柞水县人民法院:为牛背梁筑起司法保护屏障

    在秦岭南麓,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宛如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横跨秦岭主脊南北坡。这里不仅有令人陶醉的原始森林、峡谷风光等自然景观,还蕴藏着丰富的珍稀动植物资源,全国最大的冷杉古树林、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羚牛等在这里繁衍生息,被誉为“天然基因库”。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牛背梁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