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守护“少年的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4:32:00    

原标题:守护“少年的你”

3月31日是第3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在这个以“安全”为名的日子里,让我们直面一个刺痛社会的顽疾——校园欺凌。校园欺凌问题牵动着每个家庭的神经,保护孩子安全,反对校园欺凌,关乎整个社会的文明底线与未来希望。

校园欺凌究其根源,家庭教育缺失是重要因素之一。部分家长过于宠溺,忽视对孩子品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也有家长过度严厉,导致孩子心理压抑,转而通过欺凌他人来宣泄情绪。学校方面,尽管普遍重视校园安全,但在欺凌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机制上仍存在不足。此外,社会环境中一些不良文化,如宣扬暴力、欺凌的影视作品、游戏等,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青少年的价值观,为校园欺凌行为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面对校园欺凌,学校应发挥关键作用,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和品德教育,将反欺凌教育纳入日常课程体系,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欺凌行为的违法性和危害性。此外,加强校园日常巡查,尤其是对校园死角等易发生欺凌行为的区域进行重点监控。2024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明确各学校要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对欺凌行为进行认定,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就在本月,四川德阳将校园欺凌纳入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被认定者无缘省级示范高中。

教育行政部门作为牵头单位负责对学生欺凌治理进行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但基于其职能属性限制,导致校园欺凌事件处理很大程度上依赖校方自查,缺乏外部监督力量介入和司法联动。法院、检察院不妨设立专项通道,对欺凌案件优先受理、依法严惩,同时通过发布典型案例形成震慑。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表示,“年少不是‘免罪金牌’,没有惩罚就没有警示。”对主观恶性深、情节恶劣、危害严重,特别是屡教不改的,要坚决依法惩治。

守护“少年的你”,任何人都不是旁观者。家长要切实履行监护责任,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当发现孩子可能涉及欺凌行为或遭受欺凌时,要及时与学校沟通、处理。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加大对不良文化产品的监管力度,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社会组织可以开展反欺凌公益活动,为学校和家庭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法律援助等支持。只有三方齐心协力,才能让欺凌行为无处遁形,为孩子撑起校园安全保护伞。(吴琼)

来源:新华日报

相关文章
  • 教育部发布预警 高校招录期间谨防上当受骗

    中工网讯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于忠宁)记者日前从教育部获悉,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即将开始。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招生录取等环节要通过官方渠道查询、咨询有关信息,勿存侥幸心理、勿信不实信息,谨防上当受骗。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实施“2025高考护航行动”,已协

  • 织密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事关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和维护社会稳定。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首次审议。通过立法,我国将促进社会救助科学化、规范化,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兜底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目前,我国以社会保

  • 3099.5万名!女党员占党员总数的30.9%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10027.1万名,比2023年底净增108.6万名,增幅为1.1%。中国共产党现有基层组织525.0万个,比2023年底净增7.4万个,增幅为1.4%。其中,基层党委30.6万个,总支部33.0万个,支部461.4万个。一、党员队伍情况党员的性别、民

  • 墙画里的美育课,体验中的生涯路:上海这所学校用艺术点亮成长

    在普陀区的上海市金鼎学校安全与体验中心外墙,一幅以“爱与和平”为主题的巨型墙画格外引人注目。这幅由1名建筑师、10位教师和100名学生共同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耗时一个月完成,融合了建筑设计、民防教育与环保理念。而在金鼎校园里,自五月以来以“以美润心,人人出彩”为主题的美育节通过八大板块20余项活动,

  • @高考生和家长,周四前必看

    来源:中国政府网编辑:李金璇编审:赵宗杰 张革终审:刘畅 雷建军总监制:肇慧茹

  • 劳动教育不能只晒不做

    劳动是成长的必修课。现实中,一些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有的老师照本宣科、以教代劳,学生缺乏动手实践;有的学校课后作业流于形式,学生只需“摆造型”,家长拍照打卡、应付了事。部分学校劳动教育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尴尬境地,引人担忧。 自2022年秋季学期劳动教育“独立成课”以来,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