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赫尔辛基8月17日电(记者朱昊晨)第五届PDC国际教育大会15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来自中国、芬兰、匈牙利等国教育界人士共议中国原创的PDC教育理念,彰显中国教育创新力量。
PDC是英文Project(项目)、Driven(驱动)、Creation(生成)的简写,该理念由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于2015年提出,围绕生活中的具体项目设置课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从而获取知识、培养创造力。

“PDC使课堂由教师主导转为学生主场,让学生从学习者转变为创造者,在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呼家楼中心小学校长马骏介绍说,自推出以来,该理念获得国际广泛关注。
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教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克里斯托夫·费尼韦希认为,PDC已取得显著成果,能引导孩子提出、思考并解决问题,是具有创新意义和可操作性的教育理念。
芬兰艾斯波市梅里托林学校校长马蒂·约凯拉表示,PDC与芬兰教育理念相契合,能培养学生内驱力、协作精神和责任感,使其成为终身学习者。

据悉,本届大会总结PDC十年探索成果,并通过中芬联合实践、AI赋能教育评价、跨国学生协作等创新举措,展现这一中国原创教育理念在全球的生命力。
会上,呼家楼中心小学学生还展示了其完成的环保项目研究,从探究“一度电可让不同电器运转多久”到设想“未来绿色低碳之家”,生动展现了学生探索新知、解决问题和发挥创造力的过程。
一名学生介绍了自己设计并3D打印的“清洁能源之家”模型。模型中,芬兰卡通形象“姆明”与中国卡通形象“拉布布”比邻而居,引发在场芬兰同龄人的掌声和欢笑。

中国驻芬兰使馆负责文化和教育事务的李保荣参赞在致辞中表示,中芬均高度重视教育,本次会议作为中芬建交75周年的活动之一,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两国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
“看到PDC在海外引发关注并产生积极影响,我们深感振奋与自豪。这不仅是对PDC的认可,也是中国教育创新走向世界的生动例证。”马骏告诉记者。
PDC国际教育大会2018年起举办。本届大会由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等主办,是大会首次在海外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