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立方观察 | 大农业观里的河南机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07:36:00    

□ 河南日报社财经全媒体中心记者 悦连城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徐兵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规划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从粮食到食物,对河南而言,不仅是观念拓展,更是能力考验。

粮食生产是河南的一大优势,也是河南的一张王牌。统计数据显示,河南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有人曾打过一个比方:每10碗中国粮,就有一碗产自河南;每4个馒头,就有一个用的是河南面粉。

粮食大省的厚实家底,可见一斑。支撑这份家底的背后,是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以及万千农民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

同时也要看到,由于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未来,仅靠传统方式,河南粮食的发展空间有限。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河南粮食要取得长足发展,不能只盯着初级农产品,跳出单一的口粮逻辑,才能以更广阔的视野,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在河南,一批本土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正以不同方式回答农业现代化的时代命题。

比如牧原,近几年在合成生物、饲料蛋白替代、生物发酵等前沿领域落子布局,不断提高养殖效率、降低碳排放。其目标不只是“把猪养好”,而是构建一个基于生物科技的可持续养殖系统。

这种模式的本质,是把农业生产搬进工厂,从依赖自然转向设计生产。而这,正与规划中“发展农业工厂”“推进合成生物产业化”等要求高度契合。

从源头养殖、加工运输到品牌销售,双汇打造覆盖全国、面向全球的肉类供应网络;三全通过速冻技术让家庭饮食进入分分钟吃好饭的时代;好想你把红枣从土特产做成了养生品,在礼品经济的赛道上独树一帜。

立足农业,但从不止步传统。这些企业用实践表明:发展现代农业,绝不能在靠天吃饭的旧观念里打转转,而是要靠品牌、附加值、消费场景去打开市场。

今天的农业,特别是产业链绵长的新农业,越来越成为撬动地方经济的重要支点。

对河南而言,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必须改变惯性思维,把农业真正当成战略产业去规划、投资、服务。

推出更加精准高效的政策。农业补贴不能只补产量,也要补链条、强效益。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业,不是靠简单奖励,而是靠机制和预期。

搅动农业人才这一池春水。农业强不强,关键看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真正把新农人、新乡贤吸引进来、留下来、发展好,农业才能变成更有奔头的事业。

向科技要生产力。数字赋能耕耘者,种地才能从靠经验变成靠科技。在现代农业中,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生产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紧密配合,打开一二三产融合之路,才能不断拓展高质量发展的空间。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建设农业强国,大省要有大担当。河南,必须走在前列。

责编:陶纪燕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相关文章
  • 携手产业育匠心 订单培养“订”未来

    “我们这套训练体系覆盖了从千吨级货轮到万吨级货轮的操作规范,通过模拟真实作业场景,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岗位需求。”在河南省周口航运中等专业学校的实训场,身着统一制服的学生专注地进行着船舶靠离泊撇缆绳实操训练。该校指导教师安文银介绍,学校为周口及周边区域的航运事业和产业升级输送了大量人才。 近年

  • 老年患者术后如何食补?这几个误区要远离→

    做完手术的老年患者,科学食补是“吃”出健康、“补”出活力的关键。不过,在生活中,很多老年人对于食补仍存在误区。例如,盲目购买高端食材,认为“食材越贵越好”;坚信“补得越多越好,补多了也没害处”,导致进食远远超出日常所需;认为“别人吃了有效果,对我也一定有好处”,盲目跟风进补。专家指出,术后食补是一门

  • 湖南嘉穗农业:科技加持,让田野结出更多“嘉穗”|湘商,向上⑪

    编者按:湘商,向上!湖南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宣传贯彻民营经济促进法,湖南日报联合省工商联推出《湘商,向上!》专栏,讲述我省民营企业家和各级商协会在党委政府鼓励、支持、引导下,弘扬企业家精神,专心致志做强做优做

  • 山西朔州:让农民灾后保粮有底气

    这几天,站在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马营河村的玉米地边,望着自家长势喜人的150亩玉米田,村民姚艮虎总会想起7月末那场强降雨后的揪心场景。“当时看着积水里的玉米棒子,真怕这季庄稼就这么全完了。”他抹了把汗,语气里仍带着几分后怕。危急时刻,县农业农村局的调度车呼啸而至。“县里调配的抽水泵一到,村干部立马组织

  • 阿细改名“张与桐”,新歌《攀》暖心传递正能量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新怡今日,歌手张与桐(原艺名“阿细”)发布全新单曲《攀》,以更名后的首个作品宣告自己开启音乐生涯新篇章。这首由张与桐亲自创作词曲的《攀》,以“山巅”为意象,讲述梦想攀登路上的跌倒、嘲讽与重生,意在向所有追梦者传递勇气与希望。在新歌发行之际,张与桐通过官方社交媒体宣布正式启用新名

  • 灼言|山东有“粮”策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2025年国际粮食减损大会于7月24日-26日在山东济南拉开帷幕,有关国家政府官员、国际组织代表、知名专家学者等全球300位大咖齐聚一堂,就粮食减损全球治理、科技创新合作引领粮食减损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共同守护全球粮食安全的生命线。节粮减损何以成为全球性议题?粮食,作为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