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殇情乱世:爱与家国的悲吟》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短篇言情小说,由作家若若如柳精心创作。故事主角姜念陆景的命运与爱情、权力和背叛交织在一起,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黑暗面。这本小说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紧张的剧情而备受赞誉。“陆公子...保重。”她轻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不舍。陆景行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只是郑重地点点头。“有缘再会,姜姑娘。”他……。
第一章:市井惊逢临安城的清晨总是早早地拉开帷幕,天边刚泛起鱼肚白,
如轻纱般的晨雾还未完全消散,街巷中便已热闹起来,
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交织成一曲别样的乐章。卖早点的阿婆吆喝着热气腾腾的包子馒头,
卖菜的大叔亮开嗓子喊着新鲜的时蔬,声声入耳,唤醒了这座古老的城池。
姜念轻轻推开窗棂,一阵带着晨露清香的微风拂面而来,她深吸一口气,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这是她最爱的时刻,宫墙外的世界正从沉睡中缓缓苏醒,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而宫内那繁琐得令人窒息的礼仪尚未开始,她仿佛能在这短暂的时光里,
寻得一丝自由的气息。“公主,您怎么又开窗了?”贴身宫女春桃一脸慌张地跑过来,
眼神中满是担忧,“若是被嬷嬷看见——”“看见又如何?”姜念满不在乎地挥挥手,
语气中带着公主特有的骄纵,“本公主呼吸新鲜空气,难道还要她们批准不成?
”话语虽强硬,但眉眼间却透着俏皮。春桃欲言又止,最终只是无奈地叹了口气,
然后熟练地从衣柜深处取出一套粗布衣裳。这已是她们心照不宣的默契,每逢旬休,
姜念必定会溜出宫去,去感受宫外那无拘无束的生活。“今日不同往常,
”春桃一边小心翼翼地替姜念解开繁复的宫装系带,一边压低声音说道,
“听闻北境战事吃紧,宫中戒备森严,各处宫门都增派了侍卫。”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
仿佛生怕被旁人听见。姜念的手指在腰间玉佩上顿了顿,那温润的触感让她略微思索,
随即轻巧地解开。“那便走老路。”她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像是藏着什么小秘密,
“御花园西墙那棵老槐树,不是一直很配合么?”似乎对这条出宫的路径充满信心。
半刻钟后,一个身着靛青粗布衣裙的少女,身姿轻盈得如同一只飞燕,敏捷地翻过宫墙,
稳稳落在宫外的青石板上。姜念拍了拍裙摆上并不存在的灰尘,动作自然而随性,
又将额前碎发随意拨到耳后。这一刻,
她不再是那个被繁文缛节束缚得喘不过气的大晟三公主,而只是一个普通的临安少女,
尽情享受着宫外的自由与欢乐。市集的喧嚣如潮水般扑面而来,各种声音、气味交织在一起。
姜念像一尾灵动的游鱼般穿梭在人群中,时而好奇地驻足于卖糖人的摊位前,
看着那栩栩如生的糖人,眼中满是童趣;时而蹲下身子,精心挑选手工编织的彩绳,
手指轻轻摩挲着五彩的丝线,感受着民间工艺的精巧。
她的荷包里装着上个月偷偷攒下的碎银,这些碎银仿佛赋予了她购买快乐的权力,
足够她买下所有心仪的小玩意儿。“姑娘,新摘的莲蓬,甜得很哩!”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妪,
脸上带着质朴的笑容,向她热情地招手。那竹篮里的莲蓬颗颗饱满,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姜念正要走过去,忽然一阵此起彼伏的叫好声从街角传来。那声音热烈得不同寻常,
像是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引得她不由自主地循声而去。转过一个摆满精美陶器的摊位,
眼前豁然开朗。一片不大的空地上围满了人,里三层外三层,挤得水泄不通。
姜念努力踮起脚尖,也只能看到人群中央隐约闪动的银光,
像是有什么神秘而吸引人的东西在那里。“借过,借过!”她灵巧地在人群中穿梭,
像只灵活的小松鼠,只是这举动引来了几声不满的嘟囔。但当她好不容易挤到前排时,
所有的抱怨声都戛然而止——空地中央,一名少年正在舞枪。
那杆银枪在他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时而如蛟龙出海般气势磅礴,枪尖向前迅猛刺出,
仿佛要冲破一切阻碍;时而似灵蛇吐信般灵动敏捷,枪身快速抖动,闪烁出点点寒光。
枪尖划破空气,发出清脆的嗡鸣,仿佛在诉说着独特的韵律。少年身形挺拔如松,
每一个转身都带着凌厉的气势,每一次突刺都干净利落,不带丝毫拖沓,
动作流畅得如同行云流水。阳光透过街边槐树的枝叶间隙洒落,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恰似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边,让他整个人看起来仿若从天而降的战神,熠熠生辉。
姜念看得入了神。宫中侍卫的操练她见过不少,
可那些刻板的招式与眼前少年这充满生命力的枪法相比,简直黯然失色。
那少年眉目如刀削般锋利,透着一股英气,汗水顺着他的下颌线滑落,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更添几分阳刚之美。他专注的神情中透着一股倔强,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和手中这杆枪,
这杆枪就是他的全部世界,是他表达自我的方式。“好!”周围又爆发出一阵如雷般的喝彩。
少年一个漂亮的回马枪,动作潇洒利落,稳稳收势。直到这时,
姜念才发现自己的手心已经微微出汗,仿佛她也随着少年的枪舞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人群开始渐渐散去,铜钱叮叮当当地落入少年脚边的粗陶碗中。姜念下意识地摸了摸荷包,
取出一块碎银,却犹豫着没有上前。
她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多么不合礼数——一个未出阁的姑娘,怎能主动与陌生男子搭话?
在这讲究礼教的时代,这样的举动可能会引起诸多非议。“姑娘也懂枪法?
”清朗的声音如同山间清泉,让姜念猛地抬头。那少年不知何时已经站在她面前,
正用一块粗布仔细地擦拭着银枪,动作轻柔而专注,仿佛那是他最珍贵的宝物。近距离看,
他的眼睛格外明亮,像是盛满了星光,透着一股灵动与坚毅。“我...我不懂。
”姜念罕见地结巴起来,脸颊微微泛红,“只是觉得公子枪法精妙,令人叹服。
”她的声音轻柔,带着一丝羞涩,与平日里在宫中的骄纵模样判若两人。少年笑了笑,
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笑容灿烂得如同阳光。“不过是些粗浅功夫,混口饭吃罢了。
”他看了眼姜念手中的碎银,轻轻摇摇头,眼神中透着真诚,“姑娘若是欣赏,
给个铜板便是,这银子太贵重。”姜念这才意识到自己还捏着那块银子,顿时耳根发热,
一种莫名的慌乱涌上心头。“公子枪法值得。”她执意将银子放入陶碗,动作带着一丝坚决,
“在下...姓姜,不知公子如何称呼?”她鼓起勇气问道,心中既期待又紧张。“陆景行。
”少年抱拳行礼,动作干脆利落,尽显江湖儿女的豪爽,“多谢姜姑娘厚赐。
”“陆公子是临安人?”姜念好奇地问。陆景行的口音确实带着本地腔调,
但他的气质又与寻常市井少年不同,举手投足间透着一种独特的韵味。“生在临安,
长在临安。”陆景行将银枪收入布袋,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珍宝,眼神中满是眷恋,
“家父曾是镖师,这枪法也是他教的。”说到这里,他眼中闪过一丝黯然,
语气也变得有些低沉,“只是二老去得早,如今只剩这杆枪陪着我。”姜念心头一紧。
她从小锦衣玉食,生活在宫廷的庇护之下,从未体会过失去至亲的痛楚。
眼前的少年不过与她年纪相仿,却已独自在这世间闯荡多年,承受了生活的诸多磨难。
“陆公子...”她不知该如何安慰,只好转移话题,“你这枪法如此精湛,
为何不去军中谋个前程?”陆景行闻言,眼中突然焕发出光彩,仿佛被点燃的火炬,
充满了希望与斗志。“正有此意!”他压低声音,像是在分享一个重要的秘密,
“听闻北境战事紧张,朝廷正在招募新兵。我打算下月就去报名。”“你要去从军?
”姜念脱口而出,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北境战事惨烈,
朝中大臣这几日议的都是增派援军之事,她深知其中的凶险。陆景行有些诧异地看了她一眼,
眼中带着一丝疑惑。“男儿志在四方,保家卫国本是分内之事。”他顿了顿,忽然笑道,
那笑容如春风拂面,“姜姑娘说话的语气,倒像是我那爱操心的妹妹。
”姜念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连忙收敛神色,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她现在是平民女子姜念,不是三公主,不能暴露身份。
“我只是...听说北境凶险...”她轻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担忧。
“凶险才更需要人去。”陆景行抬头看了看天色,日头已经渐渐西斜,“时候不早,
我该去码头做工了。姜姑娘家住何处?可需护送?”他的眼神中透着关切,让人感到温暖。
姜念这才惊觉日已西斜。宫门酉时关闭,若不能在那之前回去,必定会引起宫中的慌乱。
“不必了,我家就在前面那条街。”她胡乱指了个方向,心中有些慌乱,
“陆公子...保重。”她轻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不舍。陆景行似乎想说什么,
最终只是郑重地点点头。“有缘再会,姜姑娘。”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仿佛在许下一个承诺。姜念转身离去,脚步不自觉地越来越快。转过两个街角后,
她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令她惊讶的是,陆景行仍站在原地,远远地望着她这边。见她回头,
他举起手挥了挥,身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很长,那画面仿佛一幅永恒的画卷,
深深地印在了姜念的心中。回宫的路上,姜念的心跳始终没有平静下来。
若若如柳的小说《殇情乱世:爱与家国的悲吟》主角是姜念陆景 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