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网7月10日讯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聪 通讯员 曹萍萍)记者从甘肃省档案馆获悉,省档案馆创新引入AI校核软件,建立“AI+人工”三校三核机制,有效破解数据著录项缺失、格式不规范、图像质量差等难题。此次创新实践标志着省档案馆数字化转型迈出关键一步,为人机协同治理海量档案数据、保障资源安全高效利用提供了新范式。
依托AI技术,省档案馆构建智能化数据校核大模型,通过多模态检测系统(融合OCR文本识别与图像解析)对数据进行智能初审,系统自动标记可疑字段并生成含问题类型、修复建议等提示信息。工作人员据此提示修改后,数据将进入系统自动复审及抽检环节,不合格数据自动返工由人工再次处理。该校核模式显著提升了数据准确性,大幅降低人工筛查成本。在数据安全方面,该系统还能自动筛查全宗目录,隐藏涉密信息,并将涉密全文数据安全迁移至专用涉密馆藏系统独立管理。据悉,2025年省档案馆计划完成90万件档案数据的深度校核工作。
来源 中国甘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