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回家,就要给爸爸妈妈说,请来陪我一起玩!”在四月初,济南高新区景汇小学校长就给孩子们布置了同样的一个作业。“一定要抽出时间,来陪孩子们好好玩一天。”赵士敬的“作业”让所有孩子都兴奋不已。

4月10日,二年级二班的同学和家长们迎来了一次特别的挑战——自己动手组装身体训练小道具,而这次的主角就是绳梯。绳梯,作为锻炼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速度的绝佳工具,一直受到学生的喜爱。但不同的是,这次绳梯不是现成的,而是需要他们和父母一起用自己的双手,一步步地组装起来。
活动开始前,体育老师先向学生们介绍了绳梯的构造和组装步骤,并展示了所需的材料——绳子、横杆、固定件等。组装“工人”听得津津有味,跃跃欲试,都迫不及待想要开始动手。
一声令下,他们开始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摆放长杆;有的在固定横杆,还有的小朋友则在一旁出谋划策,提供组装的小窍门。大家分工合作,忙得不亦乐乎。
在组装的过程中,大家遇到了不少挑战。有时绳子穿不过去,有时横杆固定不稳,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相互鼓励,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这种团队合作的精神,让活动变得更加有意义。
随后,他们迫不及待地拿起自己组装的绳梯,开始在操场上欢快地跳跃起来。他们或单脚跳,或双脚跳,或交叉跳,绳梯在他们的脚下仿佛变成了一条条灵动的彩带,舞动着童年的快乐与活力。
六年级的家长则选择到学校当一名“编外老师”。他们以专业特长和生活智慧为课堂注入新活力,与师生共同编织了一幅家校共育的温暖画卷。

当家长们坐在教室后排,以“学生”身份聆听语文课上的诗词吟诵、数学课上的逻辑推演,许多新发现悄然发生。“原来孩子举手发言时眼神那么坚定!”陈梓桐的爸爸在听课笔记上写下感慨。
阳光下的操场成为代际沟通的实验场。王钰文爸爸与学生混合编队的篮球赛中,亲子组合凭借精准的配合赢得满场欢唿。
当低沉的贝斯音符在音乐教室流淌,邱杨梓豪爸爸作为一支电声乐队的贝斯手,用指尖魔法让孩子们目不转睛。从拆解乐器构造到即兴合奏《你是人间四月天》,家长与学生组成的混龄乐队用音乐打破年龄壁垒。

每一场活动,都让赵士敬欣喜不已。她说,学校的努力,让这场家校共育工作更加圆满,也让家长和孩子们找到了沟通的桥梁。
记者:李鹏 编辑:曹梦佳 校对: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