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是第39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主题是“打疫苗防疾病保健康”。儿童接种的疫苗都有哪些?疫苗接种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外地儿童如何在现居地接种?对此记者采访预防接种专家给予回答。
疫苗主要都有哪些?
分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两种
山东省疾控中心免疫预防管理所副所长、主任医师张伟燕介绍,免疫规划疫苗,是指应当按照政府的规定接种的疫苗。现阶段,我省儿童免疫规划疫苗主要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甲肝疫苗,分别用于预防儿童重症结核、乙型肝炎、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甲型肝炎等疾病。这部分疫苗,由政府向居民免费提供。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有关规定,居民既有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权利,也有履行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义务。
非免疫规划疫苗,是指居民自愿接种的其他疫苗。目前适用于儿童接种的非免疫规划疫苗主要有水痘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轮状病毒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以及HPV疫苗等,用于预防水痘、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轮状病毒肠炎、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和宫颈癌。非免疫规划疫苗是免疫规划疫苗的有益补充,家长可以结合儿童健康状况,自愿进行接种。
具体接种要求是什么?
已完成全程接种的儿童可使用电子预防接种证
关于儿童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张伟燕提醒家长,家长要及时带孩子接种疫苗。家长尽可能按照国家确定的儿童免疫程序为孩子接种免疫规划疫苗,延迟接种会增加感染风险。
必须保证全程接种。部分疫苗需要多剂次接种,才能形成有效的免疫力。家长一定要确保为孩子完成全程接种。如果因为孩子身体不适等原因,没有按时接种,要在孩子健康恢复后的第一时间到接种门诊进行补种。
张伟燕还表示,预防接种证是儿童疫苗接种的重要凭证,对于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儿童,家长要妥善保管好纸质预防接种证,以便接种门诊进行信息核对,如果证件丢失,可以到原接种单位或居住地接种单位进行补办。对于已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儿童和成人,可以使用电子预防接种证。对于儿童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接种门诊对没有及时完成接种的儿童,会联系家长进行补种;学校、托幼机构也会通过查验接种记录,督促儿童及时完成接种。希望家长能够积极配合接种门诊和学校、托幼机构的工作,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为孩子提供及时、有效的健康保护。
儿童接种疫苗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可通过绘本玩具转移孩子注意力避免哭闹
很多市民有带孩子打疫苗的经历,对于接种过程中孩子的哭闹问题可谓感触良深。对此济南市中心医院预防接种门诊负责人沈国红介绍,接种时安抚好孩子情绪,可以通过玩具、绘本等转移孩子注意力,但不要给孩子进食,以免发生呛咳等情况。
为了让接种过程更加顺利,家长在接种前后应该重点关注在接种前,确认孩子的健康状况,有无发热、腹泻等情况。如果孩子有患病情况,建议在孩子完全康复后再进行疫苗接种;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儿童家长携带好《儿童预防接种证》及相关身份证明;穿着宽松衣物,便于穿脱。同时,避免剧烈运动。
在接种后现场留观30分钟,确认无异常情况后,再离开接种门诊;做好接种部位的护理,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24小时内避免沾水,避免揉搓;接种后1天内避免剧烈运动,1周内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海鲜等刺激性食物。
外地儿童如何在济南接种?
短期居住小于3个月不需迁移预防接种档案
张伟燕表示,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流动性增加,流动人口不断增多,儿童随家长流动的情况也随之增加。为流动儿童及时接种疫苗,是保障流动儿童健康成长、筑牢传染病防控免疫屏障的重要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有关规定,“预防接种实行居住地管理。”所以,儿童离开原居住地期间,家长可带儿童到现居住地预防接种门诊进行疫苗接种。
“这里给大家说明一下,我省实行‘产科建档、产科发证、出生即享’,也就是我省的儿童,在产科出生时,就建立了一份自己的预防接种档案。这份档案在全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里是唯一的,也是保管该档案的接种门诊,为儿童进行预防接种提醒、查漏补种的重要资料。”
张伟燕表示,如果儿童到流入地是短期居住(<3个月),预防接种档案仍留存在原居住地预防接种门诊即可,不需要迁移,家长携带《儿童预防接种证》到流入地预防接种门诊进行接种就可以,预防接种门诊将会把接种信息直接传输到原居住地预防接种门诊,也会将接种信息打印在《儿童预防接种证》上。
如果儿童到流入地长期居住(≥3个月),就需要现居住地的预防接种门诊将预防接种档案从原居住地迁移过来。家长可以携带《儿童预防接种证》,到现居住地预防接种门诊进行接种档案迁移和相应疫苗的接种。完成预防接种档案迁移后,现居住地预防接种门诊将会按照免疫程序为儿童提供接种服务,对没有按时接种的,会及时对家长进行提醒和查漏补种。
她说,我省各级疾控中心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上均有辖区预防接种门诊的地址、联系方式、服务时间等,家长可通过疾控中心网站、微信公众号进行查询,也可以直接拨打县级疾控中心电话进行咨询。在接种过程中遇到其他问题,也可以向居住地县级疾控中心和接种门诊进行咨询。“也希望流动儿童的家长,一定要及时查看预防接种证,关注孩子疫苗接种的情况,按时带孩子到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疫苗,降低传染病发病风险,保障儿童健康成长。”张伟燕说。
记者:苏珊 编辑:俞丹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