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35岁医生在岗期间呼吸心跳骤停离世,该如何更好保障医生的健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21:36:00    

近日,浙江玉环市第二人民医院发布讣告称,该院35岁骨科主治医师陈喆在岗期间呼吸心跳骤停,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这一事件引发公众对医护人员健康及相关权益保障的关注。不少网友留言表达惋惜,也都提到医生工作的辛苦。极目新闻评论称,陈喆医生的猝逝再次让人看到医生工作的辛苦,也令人深思……别因过度重负而危害健康,造成人才的折损。

北京某大型三甲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辛先生(化姓)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表示,医疗的特殊性质,决定没办法按8小时工作时间执行。哪天遇到病人多,得全部收完才能下班。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2022年起施行的医师法专门明确相关权益。那么,如何更好保障一线医生们的健康?如何保障医生们的休息权?日前,红星新闻采访多位一线医生,探讨了“医生休息权”如何实现的相关问题。

资料图片 图据图虫创意

大型三甲医院医生:

有时候连续工作36个小时

“夜班经常并不能早上交完班就走,遇到手术日或门诊就要继续工作,如果有8台手术,就要从早上一直做到晚上10点,等于连续工作36小时。”北京某大型三甲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辛先生(化姓)对红星新闻说。

辛先生表示,医疗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没办法按8小时工作时间执行。哪天遇到病人多,得全部收完才能下班。他以普通的一天为例,8点的门诊,得提前到,先查房一圈,一天满满当当,直到下午五六点下班。

他算起来,每周周一到周五,算一个夜班,总工作时长在60小时以上,周末还经常需要去病房转一圈。“越年轻的大夫,工时越长。而且有些科比我们还忙,我晚上八九点过去,科主任和下面的医生都还在。”辛先生说。

临床诊疗只是工作的一部分。辛先生表示,医、教、研三驾马车,缺一不可,医生还有很多时间用于教学和研究,以及学术交流,乃至行政工作。

有医生表示,医生这个行业存在较大的职称晋升压力,还要在科研上投入很多精力。辛先生认为,目前国家已经在改进职称制度,破除唯论文的导向,但需要一个过程。

广州艾力彼医院管理中心主任庄一强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表示,社会各方面对医生的要求都比较高,医生工作量不仅来自医学技术领域,还有行政性、社会性来源。

辛先生提到,医院也有人做“二线”工作,负担较轻,只出门诊,不管病房,但仅限一些年龄大的或者身体有特殊情况的。他所在的医院鼓励医生休法定假期、休教学假,但大家都用不完。

中国医师协会曾在2018年发布《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调查统计了14万余名医务人员的周工作时间与休假以及健康状况。

白皮书显示,三级医院的医师平均每周工作51.05小时,二级医院的医师平均每周工作51.13小时,一级医院的医师平均每周工作48.24小时。年轻医师、初中级职称医师每周工作时间更长。临床手术科室每周工作时间最长,平均每周53.30小时;临床非手术科室平均50.42小时;医技科室平均为47.35小时。仅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医师能够休完法定年假。

白皮书认为,医师职业的特殊性导致医师工作时间的计算难以简单用法定工作小时和综合工时(指需在一段时间内连续作业,以周、月、 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一种工时制度)来计算,如何准确认定医师工作时间以防止潜在的法律风险,需要有关部门进行协商。

建议:

工作满12个小时强制休息?

庄一强指出,医生职业的特殊性还在于,医生的健康会影响到病人的健康。有些职业群体的健康是有明显“外部性”的,不仅影响到自己,还影响到别人,如医生、司机、民航飞行员。

在国内,民航对于飞行人员飞行时间、值勤时间和休息时间执行严格要求,很多地方交警监测货车司机疲劳驾驶,很多公路运输企业也有司机定时强制休息制度,但医生职业尚无类似机制,反而普遍过劳。庄一强认为,在工作强度上对这样的特殊职业应该有一定的爱护。

目前,医师休息休假及健康体检的权益已经有了法律专门明确。2022年起取代原执业医师法施行的医师法专门新增条款: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为医师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定期开展健康检查。该法释义指出,这就是针对目前大量存在的医师长期超负荷劳动的现状提出的。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的一份2022年对全国人大代表关于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的建议的答复提到了这一条款,并表示将督促医疗卫生机构认真落实包括医师法在内的法律法规。

上海市2021年起实施的医疗卫生人员权益保障办法也考虑到了休息休假权益,专款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依法保障医疗卫生人员休息休假时间。

据上观新闻报道,2019年,海宁市中心医院普外科的周伟光医生高烧坚持工作,被科室发“强制休息单”。院办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院内会出台相关制度以保证医生的病后休息。

也有地方人大代表提出了相关建议。青海省人大官网2023年发布的青海省人大代表鲍武章一份建议提出,相关行政部门出台关于医务人员劳动强度规定,超过劳动时间、强度,根据超过额度给予相应补偿;强制带薪休假,不鼓励带病上班,强制体检;严格控制医务人员连续工作时间,超过上限,强制休息。

对于医生连续工作时间过长的问题,庄一强建议出台劳动强度规定,例如满12个小时强制休息。鉴于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实现这一制度颇有难度,如手术很难打断。他表示,可以进行探索,例如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预先安排其他医生,在手术进行到8个小时的时候进行轮替。当然,轮替实际上没有这么容易,每一个病人都是专人负责,主刀医生最了解病人情况,其他医生很难直接接手。

北京三医智酷医院管理发展研究院院长魏子柠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表示,应让医生有休养生息的时间,做到一张一弛。他建议,可以充分整合医院内部的资源,有的忙,有的闲,如近年产科诊疗量下降,有的医院已经在进行科室合并。同时,可以发挥人工智能的作用,更好地配置医疗资源,通过远程医疗减轻基层医生的负担。

破题:

解决医疗需求向大医院集中问题

据国家卫健委数据,2023年,我国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3.40人。这一数量已经近似发达国家医师配置水平,近十年增速也远高于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但仍无法完全满足公众的需求量。

医生工作负担过重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医疗需求向大医院集中,辛先生所在的医院就是其中之一。他表示,大三甲常年需求过载,医生连轴转,病人也收不完,只能加快周转。

是否可以从需求侧治理,解决诊疗总量大这一根源?魏子柠认为,应该充分把健康管理做好,把慢病管理好,减少公众进医院的频率。

魏子柠还认为,应该转变资金和考核的导向,突出健康管理和健康绩效,这样公众更健康了,医生的工作量也减少了。但是,健康管理和健康绩效的衡量,存在争议。

“医生强制休息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但是第一不能损害医生的健康,第二也不要损害到病人的就诊权益。”庄一强这样认为。

红星新闻记者 胡伊文 北京报道

编辑 张莉 责编 冯玲玲

相关文章
  • 体检报告中,若这4项指标正常,或可排除很多疾病

    体检,就像给身体来一次全面 “大检查”,可拿到体检报告的时候,密密麻麻的指标,是不是常常看得人一头雾水?哪些指标异常了需要揪心,哪些正常了能让人松口气呢?其实,体检报告里有那么几项核心指标,它们可起着大作用,能帮咱们排除好多严重疾病的潜在风险。要是这些关键指标都在正常范围,那一般来说,咱的身体状况大

  • “红色引擎”驱动民生快车,党建共建激活“健康细胞”!

    近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举办了“党建引领聚合力,共建共享为民生”医院党建共建单位2025年度工作交流会,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化共建单位协作机制,凝聚共建合力。在现场参观环节,医院党委书记叶家骏带领参会代表实地参观了医院文化长廊、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 35岁医生在岗期间呼吸心跳骤停离世,该如何更好保障医生的健康?

    近日,浙江玉环市第二人民医院发布讣告称,该院35岁骨科主治医师陈喆在岗期间呼吸心跳骤停,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不幸离世。这一事件引发公众对医护人员健康及相关权益保障的关注。不少网友留言表达惋惜,也都提到医生工作的辛苦。极目新闻评论称,陈喆医生的猝逝再次让人看到医生工作的辛苦,也令人深思……别因过度重负

  • 汉滨区江北街道召开贯彻区委工作会议精神暨第二季度党建工作部署会

    阳光讯(通讯员 彭茜 记者 向博)4月14日,汉滨区江北街道组织召开村(社区)及机关中层干部会议。此次会议聚焦多项核心工作,旨在深入贯彻区委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部署第二季度各项重点任务,为江北街道的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会上,各分管领导分别回顾了2024年度党建、社会、政法、宣传和统战工作,肯定过往

  • 医疗设备更新持续推进:国内外厂家角逐,基层医疗如何发挥设备功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韩利明 上海报道2025年以来,多地医院、地方政府密集发布医疗设备采购项目。仅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集中发布超20条开标公告,有关医疗设备更新项目的总预算金额超过1.5亿元;《福建省2024年CT、MR医用设备集采公开招标公告》中,七个采购包总预算8.97亿元,设备总数量达92

  • 山东颐养健康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367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清华 赵子喆 通讯员 王帅近日,记者从济南市人社局获悉,山东颐养健康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367人。据了解,山东颐养健康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山东健康集团)成立于2020年8月25日,是山东省委、省政府为大力发展健康事业组建的省属一级企业,是医养健康产业整合发展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