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快递小哥李霞自强不息,绘就多彩人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12:22: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潘文婷 通讯员 汪火勇

7岁时,一场意外让他失去了左臂,他身残志不残,积极投身于火热的生活中。7年前他从事快递行业,累计派发包裹近100万件,受到了客户和公司同仁的交口称赞。这位来自光明区公明街道下村社区的单臂快递小哥李霞,用努力拼搏成就了如今的多彩的人生。

痛失左臂,他学会一只手生活

在公明街道凯峰创业园某快递分拨分部,34岁的李霞像平常一样,正在忙着分拣快递包裹。他一边聊天,一边用右手熟练地整理货物,取货、打包、贴胶带、填单,整个过程也就一分钟的事,速度之快并不亚于一个双臂健全的人。

李霞是湖南怀化人。7岁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导致李霞的左手手臂从臂膀处齐刷刷地被碾掉,年幼的他当时就疼得晕了过去,醒过来时才发现自己的整条左胳膊已不在了。李霞没有绷住,顿时大哭不止。尽管自己和家人都无法接受这种“残缺”,但是现实逼迫他们不得不接受,虽说此时的李霞还小,但是他也知道缺失整只左臂意味着什么,原本对未来有着无限的可能和憧憬,现在却在他幼小的内心深处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这突如其来的意外,给李霞带来的沉重打击,让一向爱说爱笑的他变得不说话了。他也曾迷茫、消沉过,空荡荡的左袖总会引来怪异的目光,有一段时间窝在家里不敢出门。

生活总得继续,他必须接受和适应一支胳膊的生活。在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和鼓励下,李霞开始学习用一只手生活,这时才体会到了一双手臂的重要性,仅靠一只手很难正常生活。不服输的他,硬是逼着自己学会了一只手穿衣服、洗衣服、系鞋带、做饭、干农活……逐渐学会了生活自理。

中考结束后,李霞回家务农,他把农村的“把式”全都学会了,有些健全人不会的他也会,比如使唤耕牛犁田打耙、驾驶拖拉机等有技术含量的活儿,全都溜熟得很。随着年龄的增长,李霞觉得困在家里很难有大的发展,可胳膊缺失的他也很难在外面找到工作,这让他有些心灰意冷,不知道以后的路该怎样走。他一边在家里干着农活,一边寻找工作机会。

投身快递,他一只手当着双手用

2018年,发小蒋国美回老家过春节,向李霞说及自己在深圳送快递,如今已是一个快递点的负责人了。蒋国美说起送快递的事情,一下点燃了李霞对生活的热情。李霞当即提出跟蒋国美去深圳送快递,这可让蒋国美犯了难,失去左臂的李霞特别能吃苦,干起农活来一点也不比正常人差,可是送快递这活儿他能干吗?也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肢体残疾的人送快递。蒋国美还在心里犯嘀咕,李霞却拍着胸脯向他保证,如果不行立马走人,绝不给他添麻烦。李霞的为人让蒋国美十分放心,也对他从事这份工作有了信心,并给他这次就业机会。

过完春节,李霞跟随蒋国美来到了深圳,正式入职公明街道下村社区某快递点,开始了“独臂”送快递的生涯。送快递说起来简单,想把这份工作做好,对于李霞来说却是困难重重。仅打包包裹这件事就难住了李霞,对于肢体健全的人来说,举手投足间就能完成,他却需要几分钟才能打包完工,这严重制约了工作进度。他不想拖同事的后腿,也不想总让同事照顾自己,于是加强一只手工作的能力训练,很快就学会了单手打包包裹,肩颈头手合力搬抬重物,而且速度并不慢于双手健全的同事。

行家里手,只手撑起一片天

虽然意外失去左臂,李霞并没有向命运低头,更没有以此在工作上放松要求,无论刮风下雨,他从来没有因为自身原因让快递延误,很快就得到了快递点周边居民的认可。很多人为了照顾李霞的“生意”,向下村社区某快递点负责人蒋国美明确提出要李霞来送。蒋国美笑着说,正是有了左邻右舍的爱护,李霞的业务量不断提升,收入也跟着提升,平均每月工资在7000元左右。

很快到了送快递的时间,独臂的李霞骑上满载快递的三轮车,只见他右手扶着车把,轻轻向内一转,满载货物的快递车向目的地疾驰而去。每一份快递会涉及到收件、分拣、扫描、装车、配送、签收等诸多流程,虽说有了快递柜,这些必要的步骤一样也少不了,李霞不能有丝毫懈怠。李霞说,有的客户还要求送货上门,一些老旧小区没有安装电梯,要送货上门就得爬楼梯,如今他送货爬楼几乎如履平地。说话间他右手一伸,一个快递轻巧地“跳”到他的手里,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也是无数次努力锻炼出来的结果。

李霞表示,他最大的愿望是能够考取驾驶证,而后买一辆面包车来送快递,这样收入就会大幅提升。朴实的语言,勤劳的品质,不认输的性格,李霞在生活中以自己的方式活出他乐观坚强的一面。

(受访单位供图)

相关文章
  • 沃尔玛“现金奶牛”养成记:又高端又下沉的山姆是如何自洽的?

    (文/霍东阳 编辑/张广凯) 4月15日,山姆会员商店(下称“山姆”)安徽首店正式在合肥开业,这是山姆在中国的第55家门店。 和山姆其他的会员店一样,合肥山姆也“爆了”。有消费者在小红书分享,因为场内人员已满,进场需要等待3个小时。有相关人士透露,这家占地2万平方米的仓储超市,在开业前已经为山姆创造

  • 快递小哥李霞自强不息,绘就多彩人生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潘文婷 通讯员 汪火勇7岁时,一场意外让他失去了左臂,他身残志不残,积极投身于火热的生活中。7年前他从事快递行业,累计派发包裹近100万件,受到了客户和公司同仁的交口称赞。这位来自光明区公明街道下村社区的单臂快递小哥李霞,用努力拼搏成就了如今的多彩的人生。痛失左臂,他学会一

  • 深圳全市公共场所共有4.3万余台AED,市民用它们救了137人

    记者17日从深圳市急救中心获悉,深圳自2017年推出“公众电除颤计划”,开始在公共场所大规模配置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英文简称)以来,截至目前,深圳全市公共场所共有4.3万余台AED,分布在机场、地铁站、高校、体育馆、寄宿制高中、会展中心、社康等公共场所,覆盖率位列全国第一。另据统计,深圳市民已用

  • 独居男子失联一天一夜 工友求助开锁师傅帮忙

    近日,开锁匠赵海涛接到一通特殊的求助电话,一位男子紧急求助,称其工友张磊(化名)失联一天一宿了,因为之前一直在生病发烧,同事上门照顾他却无人开门。“电话里求助的人声音都在发抖,说工友可能出事了。”赵海涛回忆道。他立即驱车赶往位于铁东区的一小区内,途中已联系当地派出所备案。当赵海涛赶到张磊家时,社区工

  • “90后”海归隋青杨在浑河划出沈阳的“国际范”

    隋青杨讲述创业历程。本报记者 金国建 摄“90后”海归隋青杨留学归国后,回到家乡沈阳,在儿时嬉戏的浑河畔创立赛艇俱乐部。从5人小团队到国际赛事承办方,她让赛艇这项“精英运动”走进校园、融入市民生活,更成为沈阳打造“赛艇之都”的重要推手。如今,浑河上的桨声不仅划出了城市的青春活力,更让世界看到了沈阳的

  • 提供千余个优质岗位,光明区赴沪高薪揽才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潘文婷4月13日至14日,“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上海站)热闹启幕。光明区组织机关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及企业等31家单位携算力生态建设工程师、AI技术与应用生态科研岗等1497个岗位奔赴上海,共收到简历2200余份,达成初步就业意向430余人。作为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