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回忆杀:电报仅北京可发,连接世界的闪烁,曾经辉煌200年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6 15:41:17    

中国电信杭州分公司3月23日宣布,杭州地区电报服务将从2025年5月1日起全面停止。目前,杭州和北京是全国仅剩的两个提供发报服务的城市。

目前所有办理的电报业务,都是通过电脑上输入文字、打印之后再寄出,并非由传统电报机发出。杭州现役的唯一一台电报机去年就已无法正常收发电报。1992年至今,发电报的价格均为每字0.14元。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余官定表示,世界上开展电报业务已将近200年,通信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电报业务的推出是通信技术更新迭代的必然结果。

杭州电信最后一名专职电报员任宏也将于今年12月退休,其能够随手翻译 3000个常用字,譬如“0375 6015”代表“再见”。在他所在的“中国电报微信群”中,只有全国各地11名在岗、离岗同事。

英国电报公司生产的检流计、瑞士哈斯勒公司生产的电报接收机以及英国WJ乔治公司生产的镜式检流计。新华社发

去年的“回忆杀”带动电报业务

去年11月,博主“浪花”在社交媒体上发出一段寻找电报的视频。

在现代通讯发达的时代,“浪花”从北京的长话大楼寻找至杭州的武林广场营业厅,为了追寻一份“从前车马慢”的电报仪式感。

视频不仅在线上掀起“回忆杀”,线下不少年轻人赶来杭州,用电报记录生活中某些特别时刻,像是一份特别的时代注脚。

彼时,杭州最后一台电报机报修,老一辈电报人任宏只能用电脑打字发出,完成陡然增加的电报业务。

中国电信杭州分公司宣布,杭州地区的电报业务将于5月1日起全面停止。此事已登公告,“电报退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这意味着5月1日后,全国仅有北京提供发报服务了。

“昨天四封电报,前几天七八份电报。”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惠兴路报房里,任宏仍然坚守着岗位,去年11月的“回忆杀”带动电报业务,最多的一天他发了70份的电报,大部分是浙江省内的,也有一些发往北京、山东。

电报的内容都不紧急。“毕竟快电要2天,普通电报3到5天,时效性不佳。”

来发电报的有的是学生,有的是无线电爱好者,也有来杭州玩的游客,内容以祝福为主。

今年,每天任宏仍能平均发出15封电报。

这算是进入现代通讯时代后,电报业务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毕竟以前一年才发20份左右,是网络流量带火了这个沉寂已久的业务。”

杭州惠兴路营业厅报房里,保存的2014年电报单。杭州日报供图

专职电报员的“最后坚守”

任宏是杭州电信最后一名专职电报员。1981年接触电报业务。“杭州报房300个人,24小时运转,电报寄向全国各地和国外,内容囊括新闻电报、海洋业务电报、气象电报、银行电报、民间通讯电报等等,家人病危、升学也会使用电报。”任宏说,那时候每天要处理200张电报,一分钟能打90多个字。今年12月,任宏即将退休。没想到,电报业务的终结,比他的退休来得更快。任宏说,5月1日电报业务停止前,他会给自己也发一份,作为纪念。电报内容要写什么?这位老员工竟一时也想不出了。

也许,纵有千言万语,也只能浓缩为一句“再见”了。

【曾经辉煌的过往】

电报:连接世界的闪烁

在人类沟通的历史长河中,电报的发明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它开启了即时远程通信的新纪元,将地球的距离大幅度缩短,为信息的迅速传播铺设了第一条高速公路。

19世纪初,那时的人们传递信息主要依靠人力或马匹,速度慢且效率低下。科学家们开始梦想能否用电的力量来传递消息,就像闪电一样迅速。

1837年,英国的威廉·库克和查尔斯·惠特斯通首次展示了电报机模型,它能通过电流的有无来表示字母,但并未实际应用。真正的突破发生在大洋彼岸的美国。

摩尔斯电码:跨越大洋的信号

1837年,美国画家兼发明家塞缪尔·莫尔斯,受到电磁学原理启发,萌生了利用电流传递信息的想法。1844年,莫尔斯在美国国会大厦与巴尔的摩之间,成功发送了第一封电报:“What hath God wrought”(上帝所成就的),这句话通过他发明的摩尔斯电码转换成一串长短不一的信号,开启了电报时代的大门。摩尔斯电码简洁明了,易于学习和传输,迅速成为国际通用的电报编码标准。

1858年8月5日,第一条大西洋电报电缆铺设完毕,发送的第一条电报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向美国詹姆斯·布坎南总统的祝贺——从伦敦传输到纽约用了16个小时,但这显然比轮船花10天时间穿越大西洋传递信息快多了。

这是莫尔斯1866年2月10日致斯蒂尔先生的亲笔信。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供图

清代的电报:一个字可买200斤米

1880年9月18日,李鸿章在天津创立了电报总局,这一历史性时刻,虽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仅如白驹过隙,却在中国通讯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自此,中国电报通信的新篇章由此揭开,那段“滴滴答答”的传奇岁月也随之拉开了序幕。

在电报出现之前,长途通讯一直是个难题。想象一下,驿送信使骑着马匹,在漫长的路途中奔波,只为传递一封信件。这种方式的成本,甚至比现在发个微信红包还要高。而且,路况不佳或马匹出现问题时,信件可能会在路上耽搁很长时间。

信鸽传递方式虽然看似浪漫,但并不总是可靠。烽烟和信号灯虽然直观,但传递信号的效果受到天气和视线的限制。在雾霾或夜间视线不佳的情况下,信号可能无法有效传递,只能干着急。

现在一条短信,只要收一角钱;但是回到100多年前,清代人要发一条“短信”,可要耗费相当一笔开支。

一本晚清光绪年间编撰的《电报新编》,刊载了《大北公司南北线报费价目》详细条目。比如,从上海至日本长崎发官报,一个字收大洋三元零二分五厘,这个价格当时差不多可以购买200斤大米。

远距离通讯:永不消逝的电波

电报这一革命性发明横空出世,为通讯领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天津电报总局的成立,中国电报事业便步入了快车道。随着津沪电报线路的开通,中国南北两大繁华都市首次实现了信息的“即时传递”。那时的民众,在收到远方亲友的电报时,其内心的激动与新奇,恐怕远胜于我们今日收到微信的欣喜。

在天津电报大楼的鼎盛时期,五楼被电报班整整占据了一层,这里汇聚了300多名报务员。他们精通电报的格式与写作,并且能背诵至少3000个电码。当发电报时,柜台里的工作人员会接过精炼的文字纸条,交由电传机前的打字员处理。随着一个个字符被敲入电传机,旁边的小铁盒会随即吐出一张打满小孔的纸条,而发报员则负责将纸条上的信息以滴滴答答的声音传向远方。

如今各地的电报大楼多数已改变其原有功能,电传机和发报机都已在博物馆中成为历史。曾经连接两地、被誉为“永不消逝的电波”的电报服务,随着信号的逐渐微弱,已经逐渐被人们遗忘。

整合:易福红

来源:杭州日报 潮新闻 新华社 央视 人民日报等

相关文章
  • 河北承德 长城杏影间 塞外春意浓

    河北承德:长城杏影间,塞外春意浓。

  • Soul构建全链条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系,守护未成年人社交安全

    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Z世代,网络社交已成为他们拓展人际圈的选择之一。这种数字化互动方式既为年轻群体打开了丰富多彩的社交新天地,也伴随着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作为新兴社交平台的代表,Soul始终致力于构建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特别注重守护未成年用户的社交安全,让他们能够在清朗的网络空间中享受优质的社交体验

  • 沁新集团特种焦制备分公司“小”程序发挥安全“大”作用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沁新集团特种焦制备分公司炼焦车间三大车主操、销工因过分依赖联锁限位,曾数次出现未能仔细确认移门、推焦、装煤机构操作是否到位,导致发生碰撞损坏设备的重大安全事故。为彻底解决此重大安全隐患,分公司技术人员多方咨询,反复尝试和探索,提出在主操室安装多路语音提示装置并编程PLC控制系统的

  • 新疆莎车县:科技赋能奏响棉花播种乐章

    随着气温持续回升,新疆莎车县百万亩棉花陆续开播。田野间,大马力拖拉机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下稳步前行,铺膜、铺设滴灌带、播种等操作一气呵成。近年来,莎车县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北斗导航无人驾驶、干播湿出等种植技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今年,莎车县计划种植棉花100万亩左右,预计在4月中旬完成全

  • 今日辟谣(2025年4月7日)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5年4月7日谣言:四川凉山冕宁县突发森林火灾?真相:4月6日,有网民发布文章称“2025年4月5日14时28分,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腊窝乡突发森林火灾,火势迅速蔓延,过火面积初步估算约2.3平方公里……”经核实,2025年4月5日,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腊窝乡并未发生

  • 前尘难再温(申淮霆嵩思予)最新章节_前尘难再温全文阅读

    《前尘难再温》免费阅读!这本书是申淮霆创作的一本言情,主要讲申淮霆嵩思予的故事。讲述了:嵩思予带着申淮霆回家的路上,两个人都沉默无言。沉吟许久,她才哑着嗓子,解释了几句。“今天是寂川的生日,他小时候在学校也经历过一次踩踏事故,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阴影,我不是故意要抛下你,是打算先把他送到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