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心肺复苏、针灸、制香囊,湘雅义诊活动在中南大学人文学院举办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20:23:00    

心肺复苏培训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13日讯(记者 邓正可 通讯员 秦洁蕊 王馨瑶)心肺复苏培训、穴位针刺、耳豆刺激、中药香囊制作……4月10日,时值第76个世界卫生日之际,中南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生传媒第一党支部联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研究生会于中南大学麓南校区举行中医与皮肤义诊活动。由9名来自湘雅医院中医科、皮肤科的专家、博士组成的义诊团为到场中南大学师生提供专业的健康咨询与服务。

活动伊始,湘雅医院义诊团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心肺复苏(CPR)培训。通过理论讲解与模拟操作结合的方式,医生详细演示了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及急救注意事项。现场师生踊跃参与实操练习,在专业指导下学习“黄金四分钟”的急救要领。“以前总觉得急救离自己很远,今天学会了CPR,关键时刻或许能救人一命!”一名上台实操的学生感慨道。

在义诊环节,来自湘雅医院皮肤科与中西医结合科的专家们为前来咨询的同学们提供一对一的健康咨询与诊疗服务。皮肤科黄莹雪医生聚焦痤疮、湿疹、脱发等常见问题,结合现代医学手段提出科学建议,并发放皮肤护理手册等健康物资。中西医结合科的医生们为大家提供脉诊、舌诊、体质辨识等个性化诊疗服务。针对学生群体高发的颈椎腰椎劳损、失眠焦虑等问题,义诊团成员结合临床经验,定制专属养生方案。

耳豆刺激

特色疗法体验区成为全场焦点。医生们现场演示安全穴位针刺技术,无痛揿针贴敷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合谷穴”“足三里”等穴位的神奇疗效;以耳豆刺激对应脏器反射区,科普“耳为宗脉之所聚”的中医理论;中药贴敷体验则让同学们在暖意中体会传统疗法的疗愈之力。专家们专业、精准、细致、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受到了到场师生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感叹于中医的智慧与魅力。

活动现场的中药香囊DIY成为人气爆棚的“文化磁场”。有需要安神助眠的同学,选择薰衣草、合欢花等药材放入香囊袋中,而最近有焦虑、情绪低落、不安等心理问题的同学,则被推荐豆蔻、香附等药材。志愿者们同步讲解各药材的功效并提供不同功能的搭配,师生们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中医药的认知和理解。也有部分做好的香囊被同学们转送给身边朋友,成为流动的健康传播媒介。作为义诊活动的创新延伸,香囊DIY既呼应“我为同学做实事”的服务宗旨,又以“闻得到、摸得着”的方式深化了中医治未病理念的传播。

香囊制作。图片均由秦洁蕊、张亚轩摄

相关文章
  • 榆次一中与晋中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开展社团活动

    【来源:晋中日报】近日,榆次一中高一学生代表来到晋中市特殊教育学校,与该校学生开展了一场充满温情的融合活动,让青春在双向奔赴中绽放别样光彩。学生代表提前准备好五彩斑斓的绳线,化身“小老师”,耐心地教特殊教育学校的同学们编织技巧。“先这样绕一圈,然后从这里穿过去……”尽管沟通偶尔需要借助手语翻译,但大

  • 画里有话|医美当“高考奖励”不可取

    进入暑假,不少医院皮肤科、整形美容门诊里多了很多高中毕业生的身影。据多家医院估算,每年暑假整形美容科业务量增加三成,这些增量以高中毕业生为主。不少孩子和家长表示,医美是高考奖励。有家长认为,在外貌上建立优势有利于孩子社交、求职,甚至还有家长催促孩子去做微整形。(据央视新闻7月8日报道)拿医美当“高考

  • 家有“老寒腿、老慢支”?孩子总感冒?冬病夏治正当时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郑佳颖 通讯员 方丽一年中最热的时节马上要到了,酷热难耐的“三伏天”,杭州市一医院桐庐医院中医科医师表示,自然界阳气最为旺盛,此时人体毛孔张开,气血通畅,正是中医养生调理祛湿祛暑和冬病夏治的黄金“窗口期”。“冬病”是指在寒冷季节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它们多因体内寒邪、湿邪、痰饮等

  • 对“网红医生”不可轻信

    “有的‘网红医生’把医疗科普当作牟利工具,线上问诊,线下引流,直播带货甚至高价开药……”日前,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提醒网友不要轻信“网红医生”,谨防上当受骗。近些年,互联网医疗科普之风正盛,有短视频平台发布数据,仅过去一年,平台就新增1.3万名医疗专业科普创作者,其中坐拥百万粉丝的“网红医生”

  • 镇江三五九医院迎专家挂职,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更是理念

    专家来挂职扬子晚报网6月25日讯(通讯员 刘满生 陈燕 记者 姜天圣)6月25日下午,镇江三五九医院会议室内暖意融融,一场简朴而隆重的欢迎仪式在此举行。医院领导班子与职能科室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迎接来自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的青年眼科专家刘欢医生。这是继2024年四川省卫健委选派两名重症医学专家来院挂

  • 劳动教育不能只晒不做

    劳动是成长的必修课。现实中,一些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有的老师照本宣科、以教代劳,学生缺乏动手实践;有的学校课后作业流于形式,学生只需“摆造型”,家长拍照打卡、应付了事。部分学校劳动教育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尴尬境地,引人担忧。 自2022年秋季学期劳动教育“独立成课”以来,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