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健康夜话 | 当你因努力而羞愧不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2 21:37:00    

【来源:健康报】

小编暖心提醒,音乐相伴更有感觉~

史嘉鑫

见字如面

您好!

我最近一直被一种奇怪的情绪困扰着。因为要复习考研,所以,我总是在图书馆学习到很晚,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可是,努力这件事让我十分难为情!别人问我的时候,我也羞于承认,假装自己“没怎么努力”。

虽然我和同学的关系不错,但总感觉告诉他们自己每天学习很长时间,是一件特别羞耻的事情。我甚至会担心,他们会因为我的努力,把我定义为拼命“卷”他们的“卷王”,继而排斥我。这让我觉得心理压力更大了。

我这种心态到底是为什么啊?我该怎么办?是大方承认自己很努力,还是继续保持现在的样子,把自己伪装成“随便学学”呢?希望得到您的解答。

——有些迷茫的小树

为您支招

小树,你好!

你的这种情绪状态很有代表性,这并不是你一个人的“专利”。网友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作“努力羞耻症”——个体为自己的努力感到羞愧,害怕他人看到自己努力的一种心态。它并不是一个心理学临床诊断的专业术语,但这种现象仍值得我们认真分析。

小树,希望我对“羞谈努力”的解析,可以帮助你更坚定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享受挥洒汗水的快乐,继续在学习的路上奋力拼搏,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在学校,有的学生明明每天刷题、泡图书馆、睡实验室,却假装自己“情非得已”“装装样子”“随便学学”。在职场,有的员工明明拼命加班赶业绩,以12分努力积极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却刻意隐瞒自己加班,在同事面前努力回避……这不禁让人好奇。在传统意义中,努力一直是一件让个体骄傲、让他人敬佩的事情,为何近几年一反常态,变成一件让人羞于承认的事情呢?

“努力羞耻症”的几个原因

认知失调 人们羞于承认自己的努力,主要原因可能是害怕承担失败的结果。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种矛盾的心理。试想,如果自己努力了很久,付出了很多心血,但最终的结果不如人意,就会导致我们形成一种失调的认知心理。这种心理会挫伤我们对自我的良好感知。所以,为了保护自我免受伤害,我们会否认自己的付出。这样一来,一旦结果不尽如人意,我们也给了自己一个很好的“台阶”。

内群体威胁 一项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对群体中那些表现过于突出的个人,会产生防备甚至是排斥心理,因为突出他人的“努力”可能会反衬出自己的“不努力”。这种现象叫作内群体威胁效应。所以,为了避免被他人排斥,我们可能就会像小树一样,选择隐藏起自己的努力。毕竟,人们可能更喜欢“嘻嘻哈哈”的松弛人设,或对自己利益没有威胁的“摆烂人设”。

模仿 一项针对高校大学生的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受访者会选择隐瞒自己真实的学习努力情况。这说明,“羞谈努力”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而成为一种群体潮流。如此一来,就会有更多个体主动模仿或者被迫模仿。

自我标签化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努力羞耻症”很可能是大众对自己的一个标签化认知,类似“社恐人士”等。虽然它顶着“疾病”的帽子,但更多是一种自我标签化的产物。人们渴望通过一个又一个标签,快速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个性,从而识别同类。

用努力书写人生篇章

为什么要因为努力而羞耻?有人说,日复一日的努力,是生活中最美的风景线。也有人说,用坚持书写人生篇章,每一步都算数。我们应该直面自己的努力,不让内耗的情绪阻挠个人的进步和奋斗。

1. 对自己的目标负责。精神分析学派大师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提出的课题分离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认清努力的意义。我的努力是我的而非他人的课题;类似地,他人的评价是外界的,而非我的课题。基于“谁的课题谁负责”的理念,我们要负责的是自己的努力,而非他人的眼光。

有句话说得好,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管风雨兼程。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也证实,我们对目标越清晰,就越不容易被外界干扰。当我们感到迷茫的时候,可以给10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通过联结未来自我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对自我目标的清晰认知,从而更加坚定地努力。

2. 找对“搭子”,一起努力。一个人努力可能容易疲惫,不妨找个“搭子”,这可能会让你更有劲头。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作社会促进效应。有的同学在备考研究生的时候会找个“研友”,每天相互监督复习。也有热爱健身的朋友一起找“撸铁搭子”,互相辅助。

与“搭子”一同努力,也是逐渐对“努力羞耻症”脱敏的过程。既然我们有着共同的奋斗经历,那么,互相坦诚努力的事实也就没什么可羞耻的。在努力的路上结伴而行,既可以感受朋辈支持,又可以提升心理韧性。

3. 建立成长性思维。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提出了成长性思维,强调能力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通过努力得到提升的。成长性思维可以通过两个方面帮助我们克服“努力羞耻症”。这种思维方式告诉我们,努力不是对自身不足的掩盖,而是为了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更加主动地掌控人生。你看,努力是一件多么酷炫的事情,所以,我们可以更加愉快地接纳自己的努力。

此外,我们不仅要接纳努力,还要接纳努力过程中的不完美。成长性思维将困难与挑战视为垫脚石而非绊脚石,奋斗路上的挫败不是对自我付出的否定,而是积蓄力量,为下一次成功做更加充足的准备。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重塑正确的“努力观”,培养积极努力叙事的认知习惯,通过自我暗示,肯定努力的价值。

来源:《大众健康》杂志

文: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特聘副研究员 史嘉鑫

策划:余运西

编辑:李君 管仲瑶

校对:马杨

审核:秦明睿 叶龙杰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3Q7REDNE】获取授权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 这个新兴职业 让沉淀千年的文化“随手可摸”

    “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2024年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正式列入新职业名单。在这群活跃于文博与潮玩交叉地带的“年轻力量”中,90后的曾舟,让三星堆的文物青铜神树、大立人“动”了起来,也让国宝变成地方美食的“代言人”。从博物馆走向市场、走向世界,曾舟和他的团队,不断用创新的文创产品讲述中国故事,也激发着一

  • 墙画里的美育课,体验中的生涯路:上海这所学校用艺术点亮成长

    在普陀区的上海市金鼎学校安全与体验中心外墙,一幅以“爱与和平”为主题的巨型墙画格外引人注目。这幅由1名建筑师、10位教师和100名学生共同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耗时一个月完成,融合了建筑设计、民防教育与环保理念。而在金鼎校园里,自五月以来以“以美润心,人人出彩”为主题的美育节通过八大板块20余项活动,

  • 作家阿来:没意思,不说话

    又一次漫长的出差之后,阿来回到成都的家。首先迎接他的不是接风洗尘,而是牙医的钳子。66岁的他一口气拔掉了三颗坏死的牙齿。以文字为生的作家说不了话,有点像他的小说《尘埃落定》里的二少爷,观看喧嚣,在脑海中构建一个庞大的世界,然后沉默。往年这个季节,阿来都会进山,因为山上的花开了。但是今年的4月和5月,

  • 全国政协委员李骏虎:守护好三晋大地的文化宝藏

    “文化是民族的根。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同时也作为一名山西籍作家,我将持续关注文物保护、促进文学创作、推动文旅融合、讲好中国故事,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骏虎委员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广胜寺镇碧霞圣母宫调研。从矗立于凤凰山巅的隰县小西天,到耗费140年拼出的大型“积木”应县木塔,游客熙熙攘攘

  • 特斯拉启动Robotaxi试运行服务

    特斯拉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首次向公众推出了其Robotaxi平台,这是特斯拉首次将这一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开放给普通用户。特斯拉的Robotaxi平台是一个无人驾驶的网约车服务,用户可以通过该平台将自己的车辆用于赚取被动收入,车辆将自动寻找乘客并将其送达目的地以换取报酬。(IT之家)

  • NBA官宣!杨瀚森冲首轮,试训11队结束,总共46人参选,状元出炉

    在篮球的浩瀚宇宙中,每一年的 NBA 选秀大会都宛如一场璀璨的星辰盛宴,吸引着全球球迷的目光。而今年,2025 年的选秀大会更是看点十足,众多年轻才俊怀揣着篮球梦想,期待在这个舞台上绽放光芒,开启自己职业生涯的新篇章。北京时间 6 月 18 日,NBA 选秀专家王健带来一则重磅消息:NBA 官方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