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900元的燃气报警器,只能多花几千元向代理商买?商户呼吁优化安装政策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06:31:00    

“型号对了,厂家合格,设备齐全,消防证、质保、发票一样不少,但燃气公司还是不认。”提起开通燃气的经历,上海奉贤一位商铺房东卫女士(化名)仍感困惑。她在奉贤区西渡街道的一间小区底商尝试接入天然气时,却因“商用报警器”是否要安装、应该怎么装等事陷入了长时间的困扰。

记者实地走访发现,不少沿街商铺申请安装管道天然气时都曾有过相似的经历,其背后,是各方对政策理解上存在分歧。

小商户自购设备碰壁

“我们这种小店就是夫妻店,长时间要守在店内,中午做点饭,夏天冲个凉,晚上接孩子做个饭。”卫女士名下的这间店铺主营家装建材类业务,此前,她一直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做饭和淋浴。为了配合这两年在上海全市推开的“瓶改管”燃气安全改造,卫女士联系了奉贤海贤燃气公司,希望安装管道天然气,但燃气公司给出的整套安装报价要9000元,其中一半费用是用于安装“商用报警器”。这让她难以接受,“只是做个饭,不是做餐饮的,也要安装商用报警器吗?”

其实,自2021年9月1日起,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正式实施,第三十六条就明确规定:“餐饮等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燃气的,应当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并保障其正常使用。”法学界也有观点认为,本法条中的“等行业”应扩大理解为一切使用燃气的单位。原因是,该条款旨在确保燃气安全,仅局限于餐饮行业并不能真正实现立法目的。上海市燃气管理事务中心工作人员也回复称,按照上位法的要求,本条适用于所有非居用户,如果房屋性质属于商铺,则需要安装商用报警器。

了解相关安全政策后,卫女士拨打了“12345”询问能否自行购买相关报警设备。市政燃气回应称,商户可以登录上海市住建委官网自行选择备案的报警器。该官网的公示名单包括代理公司名称、厂商名称、产品型号和代理公司联系方式等。

于是,卫女士先按照备案公示的名单咨询了几家代理公司,收到了代理公司的报价单后,她发现燃气报警器价格不便宜:“一台可燃气体控制器价格为3000元,可燃气体探测器价格则为2600元,光报警器产品费用就要5600元。”其余代理公司的产品报价也在3000元至6000元不等。与此同时,卫女士在购物平台上找到了其中一家燃气报警器的生产厂商“中安探公司”,发现厂家也在经营零售业务,价格仅为数百元。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她将备案公示截图发送给店家,要求寄送型号一致的产品,最终花费900多元购买了相关设备。

厂家技术人员也强调:“厂家直销产品与备案产品型号完全一致,性能也完全一致。”并发来了标明产品型号的发票、厂商营业执照、防爆合格证和消防产品认证证书等资料。

商户按照公示型号从厂家处购入产品。

商户按照公示型号从厂家处购入产品。

但后续的安装和燃气开通过程,却一再搁置——尽管卫女士自行选购的报警器产品型号符合要求,合规证明一应俱全,但燃气公司却告知卫女士还需要提供代理方在上海市的“备案资料”,否则哪怕是同一厂商、同一型号也不行。“最后我只能重新花钱找了代理公司重新购买,安装他们的产品。”她无奈地表示。

燃气公司却告知还需要提供代理方在上海市的“备案资料”(最下方字样)。

卫女士说,周边许多商户因为高昂的改造费用干脆放弃了申请燃气接入。“我们那一排店铺,只有我一个人申请了。大家都嫌贵。”记者实地走访了附近底商,沿街十余家商户中,仅有两户完成了天然气改造。多数商户表示,费用高、流程复杂,是他们“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一位炒菜店的店主坦言:“天然气当然好,但安装太贵了,我们负担不起。”

一家炒菜店因是租户,未安装天然气,只能购入大型电锅炒菜。

多数商户表示,费用高、流程复杂,是他们“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上海市瓶装液化石油气替代改造工作方案》中明确指出,餐饮单位燃气报警装置费用由用户承担,各区还给予每户4000元定额补贴。在采访过程中,绝大多数商户都对相关安装和补贴政策表示“从未听说过”。可见,在政策执行的末端,信息壁垒成为商户配合燃气改造的又一道“看不见的门槛”。

政策落地仍存“信息差”

为何一个小小的报警器,成了商户与燃气安全改造之间的“梗阻”?带着疑问,记者联系了燃气公司、报警器生产厂家、代理公司及燃气管理处等多方进行核实与了解。

首先,报警器生产厂家表示,卫女士所购产品型号与参数均为其正规产品,具备国家强制性认证和相关检测报告。但由于厂方并未参与上海本地销售渠道,无法派员上门安装,仅能提供远程指导。

代理公司则表示,自己在上海有备案资质,虽然设备是从厂家购入的,型号一致,但“售后服务、安全保障、安装规范”才是价格的核心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其渠道购置,才能保障后续维护和系统对接。“一旦出现泄漏或报警器失效,追责成本太高,非本地渠道我们不敢接。”一位燃气施工人员透露。

对此,上海市燃气管理事务中心工作人员则解释称,产品是否合规的关键在于“是否通过国家强制认证标准”。工作人员指出,备案制度的核心,是确保销售产品在本地具备合法资质和可追溯性,并不意味着用户只能从指定代理处采购,“关键是产品本身是否合格。”

可海贤燃气公司方面却回应称,用户可以自购并寻找有资质的安装人员进行安装,但需要提供产品的“上海区域备案资料”,而这类材料往往只掌握在代理公司手中。绕了一圈,得到的结论是仍然只能从代理公司处购买。

关于价格问题,多方均表示“这是市场行为”。但同时也提醒,燃气设备涉及人身安全,安装人员是否持证、设备对接是否规范等环节必须经过专业审查。而商户也需警惕低价陷阱,有些网购的报警器可能为家用款式,无法满足商用标准。

总体来看,从政府监管、燃气公司到代理商、厂家,各方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存在“温差”。卫女士坦言,他们真正需要的是清晰透明的信息、更合理的选择空间。“一个设备能不能用,不该由‘是不是代理卖的’决定,而应由‘是否合格、是否安全’来判断。比如,在商户自购产品后,能否将备案资料替换为能证明产品合格的其他材料?

燃气安全无小事,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标准不统一、信息不透明、执行过程模糊,容易让商户陷入“看不懂、弄不清、找不到人说理”的困境,也容易引发商户对公共服务的不信任。

要想减少阻力、提高效率,除了完善产品资质认证与备案信息的公开机制,也应推动多方之间建立畅通的信息桥梁。

值得借鉴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已在执行层面探索出更优路径。比如,成都市经信局联合四部门出台《非居民燃气用户报警装置实施指引》,写明了安装主体和相应材料。部分区域还由社区统一采购报警器,再找第三方公司集中安装,费用控制在2000元左右;南充市在四川问政平台回应称,已在当地引导市场价格,明确小型商户安装独立系统费用为2900元,集中系统则按探头、控制器、阀门分别定价,为市场定价提供透明参考。

燃气行业从业人士也建议,在推进上海市天然气改造的过程中,应进一步梳理备案流程、优化信息公开机制,同时加大对小商户的政策宣传、补贴普及与技术指导。唯有规范执行、完善配套、增强沟通,才能打通燃气安全“最后一公里”。

原标题:《900元的燃气报警器,只能多花几千元向代理商买?商户呼吁优化安装政策》

栏目主编:毛锦伟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王一凡

相关文章
  • 《求是》文章:怎么看美国右翼民粹主义?

    近年来,以民族主义和排外主义为显著特征的美国右翼民粹主义思潮,深刻影响美国政治生态。特别是当前,美国右翼民粹主义思潮呈现体系化、意识形态化、政治纲领化的发展态势,以“让美国再次伟大”(简称MAGA)理念为核心的民粹主义意识形态与政治运动日益成熟,成为重塑美国政治生态、推动右翼民粹主义扩张的核心动力,

  • 周末重点速递 | 华鑫证券:A股强势上攻背后,居民存款是增量资金主力;券商聚焦卫星通信产业、先进封装领域的投资机会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彭水萍(一)重磅消息据国家数据局官微消息,8月28日,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高质量数据集主题交流活动”上,具身智能灵巧手多样抓取仿真数据集(DexonomySim)开源发布。DexonomySim是在国家数据局数字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司指导下,由银河通用介绍发布

  • 2岁儿童被“熊孩子”拿灭火器直喷面部,其母亲称对方家长失联,至今未支付三千多元检查费

    近日,浙江台州市民吴女士在互联网上分享了一则视频,内容是她2岁的儿子简某某在自家理发店里玩耍时,被顾客的孩子拿干粉灭火器直喷面门。8月27日,吴女士接受记者采访表示,此事发生于今年4月14日,事发之后对方的家长韩某在初期虽然表示会支付相关费用,但时至今日还是在拖延,目前电话无法接通,发微信也不回复,

  • 侵犯华为芯片技术,估值超3亿!14人被判刑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近日,记者从最高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厅获悉,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导上海市检察机关办理的尊湃侵犯华为海思芯片技术商业秘密案已于7月28日判决,14名被告人十日内均未提起上诉,目前一审判决已生效。据悉,该案中,被非法获取的技术信息估值达3.17亿元。据了解,海思公司系华为公司的

  • 25家医院上新“医保小蓝牌”沁阳市医疗保障局打造指尖政策库

    25家医院上新“医保小蓝牌”沁阳市医疗保障局打造指尖政策库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韩中丰为切实提高医保政策知晓率,让参保群众更便捷地了解医保待遇,沁阳市医疗保障局创新宣传方式,在全市25家定点医疗机构投放100个医保政策解读台签,通过“扫码即查”的形式,为群众提供高效、透明的医保政策咨询服务

  • 医疗保障咨询台 | 什么情况下住院期间发生的门诊费用可以合并到住院费用中一起报销?

    大小新闻客户端8月24日讯 咨询:什么情况下住院期间发生的门诊费用可以合并到住院费用中一起报销?答复:(1)住院期间需要使用符合政策规定的国谈药品(双通道管理药品)的。(2)因医疗机构医疗技术、药品配备及设备条件限制无法满足患者诊疗需求的,经所在医疗机构审核备案后外出就医的。(张孙小娱 衣宝萱)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