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重庆第1眼 | 从“方寸之美”到“安居之便” 超大城市治理扩大百姓“幸福半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8 10:54:00    

最近,我市发布《2025年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地图》,以235个城市公园、356处共享绿地的布局,将“方寸之美”转化为市民“看得见”、更“走得进”的幸福空间。而在这份共享地图的背后,是重庆在“生态之优”与“安居之便”上的双向发力,超大城市治理,如何扩大百姓的“幸福半径”?今日一起聚焦。

不久前,位于两江新区的金海湾滨江公园C区御澜湾草坪重新对外开放。经过养护升级,这片6000平米的草坪“上新”了多种绿植和时令花卉,超高颜值吸引大批市民前来拍照打卡、露营野餐,尽情享受“诗和远方”。

这些天,位于大渡口的心湖公园同样热闹非凡。市民们在草坪上搭天幕、吃冷餐,与家人朋友共享自然野趣。为提升游园体验,此次开放的 235个共享公园还配备了公厕、直饮水、桌凳等便民设施,并划定活动区域,供市民开展搭设帐篷、运动健身、 亲子游玩等活动。

市城市管理局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李慧表示,下一步将结合季节特色持续发布系列专题地图,如亲子活动、运动健身等主题线路,不断拓展城市公园绿地共享服务功能。

过去,城市绿地常因管理限制成为“可望不可即”的风景。而此次发布的共享地图,则通过精细化分区与全时全域服务理念,将绿地转化为市民生活的“第二客厅”。市民们“按图索骥”,可以选择健身步道、球类运动场,或者野餐聚会、放风筝、搭帐篷,享受休闲时光。这种转变背后,其实是重庆对“生态价值”的进一步转化——绿地既是城市“绿肺”,也是承载社交、运动、文化体验的复合生活空间。

与公园绿地建设同步,重庆在“15分钟生活圈”的打造上亦大步向前。九龙坡区民主村今年掀起了从1.0向2.0的升级,2.0的民主村是什么样子,一起“进村”看看。

85岁的周婆婆告诉记者,从1946年3月份开始她就在民主村住着,过去这个社区都是一些很不平坦的路,社区改造后,道路平整宽阔了,出门修双鞋都可以搭乘社区观光车,非常方便。

负责这次改造设计的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建筑一院余水院长表示,民主村的二期改造住户大概有2000多户,约是一期的两倍,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缺什么,他们在设计建造上就补什么。这次利用闲置的40平米用地,把手艺人集中起来建了惠民巧匠坊,既解决了手艺人的营生问题,也解决了周边老百姓对平价生活链的需求。

2.0的民主村,其实质就是在细节上,构建起更完善、更融入生活,更凝聚民心的社会服务体系,从“方寸之美”到“安居之便”,城市更新,带来的也是人心的焕新。

在江北区,城市边角地、闲置地等微空间正焕发新活力。今年上半年,当地打造出一批小而精、小而美的“口袋公园”,让附近居民过上了“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生活。附近居民说,晚上吃了饭出来散步的时候,到这儿走一走,感觉很方便。

在提升居住品质方面,綦江区大力推进单体楼栋电梯加装工作,同步整治老旧楼栋外墙砖脱落隐患,为居民营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垫江县将既有住宅电梯加装工作纳入街道统筹,完成既有住宅电梯加装150余台,今年还将加装电梯100台左右。

在大足区大渡河畔,“水上绿岛”生态修复工程正加快推进。各种水生植物构建的立体净化系统,可使水体透明度提升30%以上。接下来,大足区还将对5条河流实施全流域生态修复。

无论是公园共享还是生活圈建设,核心都在于满足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多元需求。怎样让生态建设与民生改善互为支撑,让城市发展惠及更多居民,在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金莹教授看来,生态建设与民生改善相互促进、互为支撑体现了“生态空间生活化、生活空间生态化”理念,要进一步深化可以从规划协同、功能复合等多方面展开。

金莹认为,重庆应强化城市多元生态建设与“15分钟生活圈”的衔接,结合重庆山地特色构建“大公园+微绿地”网络,持续增加口袋公园,将公园、绿道与社区服务中心、农贸市场、公交站点等联动规划,形成“绿色生活圈”;以全龄友好为旨归增强空间功能复合性,在社区公共空间、公园绿地中开发书屋、运动场、便民驿站、社区食堂等全民性功能区,满足多元群体的需求;构建共建共治共享长效机制,开发“社区生活”“重庆公园云”等小程序,让居民参与生活圈治理。总之,以生活圈串联起城市生态、民生建设,真正实现人民至上、人城相宜的人民城市。

随着绿地共享地图发布,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的持续推进,重庆“山水之城”的名片将更添魅力。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需要用“绣花功夫”编织便民网络、用“民生尺子”丈量发展的质量,随着城市治理的深入,我们的身边必将呈现更多“推窗见绿、转角遇美”的温暖图景。

(重庆广电-第1眼TV 傅了 袁媛 尹力 丁琳 李艺 陈力 报道)

相关文章
  • 重庆第1眼 | 从“方寸之美”到“安居之便” 超大城市治理扩大百姓“幸福半径”

    最近,我市发布《2025年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地图》,以235个城市公园、356处共享绿地的布局,将“方寸之美”转化为市民“看得见”、更“走得进”的幸福空间。而在这份共享地图的背后,是重庆在“生态之优”与“安居之便”上的双向发力,超大城市治理,如何扩大百姓的“幸福半径”?今日一起聚焦。不久前,位于两

  • 上海商学院《杉影·时·光》获大学生花园节铂金奖

    以“万物向阳生,花开南上海”为主题的上海国际花展奉贤会场暨奉贤区花展日前启幕。上海商学院园林专业师生领衔的团队凭借作品《杉影·时·光》荣获大学生花园节最高奖项——铂金奖。这一作品以“自然与时间的融合之旅”为核心理念,通过创新设计展现生态文明与人文哲思的深度交织。表现“会呼吸的生态时钟”的作品《杉影·

  • 拧紧“节水阀” 做活“水文章”——看太原如何探索严重缺水城市水资源集约利用新路

      水是生命的源泉、工业的血液、城市的灵魂。  作为一座严重缺水城市,太原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16,水资源问题始终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命题。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市城管部门始终将城市节水放在城市管理工作的优先位置,不断提升城市水资源集约节约水平,努

  • 平顶山市新华区:“警网融合”获点赞 失物归还暖人心

    “真是太感谢了!多亏了有社区帮忙,不然我可亏大了。”失主李先生高兴地说。近日,平顶山市新华区香山街道办事处筹备组四化路社区的一位居民在社区小花园凉亭处散步时,发现地上散落着一双鞋、一条裤子和一部手机。居民在初步询问无果后,迅速将情况告知了社区微网格员张国臣。张国臣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仔细拍照并查看情况

  • 西安又一公园火了,被称为西安“天然氧吧”,适合垂钓、全家露营

    最近西安人的朋友圈被一座“神仙公园”给刷屏啦!这里不但免费开放,而且能露营、垂钓,还能遛娃、拍大片,就连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夹杂着青草香,妥妥的“天然氧吧”!听说不少家庭在周末一大早就驱车前往,只为了抢占那最佳的露营位。藏在市郊的“小阿勒泰”四季皆是画这座公园,名叫梁家滩湿地公园,位于长安区沣河畔,距

  • 青年与上海共成长,第6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上午开幕

    今天上午8时30分许,上海中心大厦二楼会场的座席已经坐满了一半,此时,距离第6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下文简称“论坛”)正式开幕,尚有一小时。时不我待,只争朝夕,这样的迫切心情,正是上海青年投身创新创业洪流的真实写照。上午,以“青年与城市共成长”为主题的论坛在永久会址上海中心大厦开幕。论坛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