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记者 张建涛 通讯员 谢辛凌

4月18日,走进位于沈丘县周营镇孔营村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可见平整的农田集中连片,两台卷盘式喷灌机,每台可覆盖直径45米、长度300米范围。随着自走式喷枪旋转,细密的水花均匀洒在田间,滋润着麦田,麦子喝足了“孕穗水”。

种粮大户王守书说,喷灌机设置好后无需人工操作,一次一台能浇20多亩,省水省时省力省事,大幅度提高了浇麦效率。
当前,小麦进入孕穗、出穗、扬花期,正是需水需肥高峰。但由于近期降雨同比较少,加之气温高、大风多,土壤墒情偏差,部分麦田出现干旱情况。针对旱情,该镇科学管理,抢抓农时,充分利用沟渠、机井、坑塘、河道等一切水利设施和有利条件,人机齐上,因地制宜全力保障抗旱浇麦。
同时,该镇组织各行政村积极开展机井排查维修工作,对在用机井开展全方位细致排查,精准掌握机井运行状况,建立“一井一档”动态台账。镇政府组织一支专业机电井维修队伍,对排查中发现存在故障的机井,及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把脉问诊”,护航农田机井用水用电无忧,用水充足,用实际行动护航抗旱浇麦。


走进黄孟营村,二干渠南北两岸麦苗青青,齐刷刷的麦穗,煞是喜人。田间地头机器轰鸣,水花四溅,当地村民握住水管,喷着水花,忙着抗旱浇麦。村民孙进堂满脸笑意:“俺用干渠水抗旱浇麦,节电节水很方便。这不,麦田‘喝饱’了孕穗水,心里踏实多了,今年的小麦丰收有指望了。”
据了解,该镇今年种有3.5万亩小麦,现有机井400余眼,沟河干渠20多条,水资源丰富。目前,该镇科学发挥现有水利资源优势,动用一切抗旱机具,一方面组织发动群众抗旱浇麦,另一方面成立20支抗旱浇麦帮扶小分队,争取在10日内普浇一遍小麦孕穗“丰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