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清明时节雨纷纷”,流传千年的古话这次不灵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2:36:00    

今天是4月的第一天,和风轻拂,暖阳照窗,春天正在展现她最美好的模样。和昨天相比,杭城的阳光更猛烈,气温也有所上升。

本周五就是清明节了,一直以来“清明时节雨纷纷”如同镌刻在人们记忆深处的天气密码,成为清明时节的经典印象。然而今年,杭城的清明一反常态,不再细雨绵绵,还会开启一路向晴、一路向暖的奇妙之旅。

杭州市气象台称,从天气趋势来看,接下来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杭城的天空仿佛被设定了循环模式,主打晴或多云。

气温自今日起稳步上扬,尤其是4-7日,最高气温预计将达26~30℃。暖阳倾洒,春意融融,仿佛在召唤大家出门踏青,拥抱大好春光。

@拙手小作:孤山路视角的桃红柳绿一直是我心目中“春的西湖”明信片的最佳主题,摄于4月1日晨。

虽然最高气温冲得厉害,但最低气温却拖拖拉拉。未来一周,昼夜温差基本在12℃以上,早晚冷飕飕,中午热烘烘,这种“冰火两重天”的体验,让人有些措手不及。

大家可别贪一时之快,着急减衣服,不妨学学“洋葱式穿衣法”,根据温度灵活调整,春捂到底,别让感冒钻了空子。

中国天气网称,今年清明假期,我国南北方天气大不同,总体呈现北方晴暖干燥、南方雨雪频扰的格局,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多地昼暖夜凉。其中,4日至5日北方地区有大风降温,需注意防风防火;4日至6日,贵州东部、湖南南部、广西北部等地局地有大雨,出行需注意防滑。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连续的晴朗天气让杭城空气变得格外干燥,火险等级也“蹭蹭”往上升。再加上清明前后,祭祀、踏青活动多,火灾风险增大,大家注意不要在林区和风景区用火和乱扔烟蒂,祭祀时尽量选择鲜花祭扫、网络祭祀;若现场用火,务必远离易燃物,确保人走火灭,消除火灾隐患。

(来源: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相关文章
  • 厦门民间习俗:清明吃薄饼 承袭寒食节

    厦门人保留了在清明节扫墓后食用薄饼的风俗习惯。 陈立新 摄清明节是中国唯一一个以“二十四节气”命名的传统节日,同时也融合了寒食节和上巳节两大节日习俗。厦门的清明节除了祭祖和扫墓,还有一些民间习俗,如吃薄饼、喝雄黄酒,提前在门口插艾草,扫墓后到郊外放风筝、荡秋千等。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荣誉指导、文史专

  • 多措并举 防患未然 山东消防筑牢清明期间防火屏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尉伟 通讯员 杜婷婷为确保清明节期间消防安全,防止因祭祀用火引发各类火灾事故。连日来,山东各级消防救援队伍通过前置巡查、联合检查、森林演练及重点火险区的火灾防控工作,全力维护全省消防安全形势稳定。精准排查除隐患 拧紧祭扫场所“安全阀”“祭扫物品存放处必须远离火源、电源、气源

  • 记者跑基层丨饼香四溢,4万块清明饼传递温情

    随着清明节的来临龙湾区状元街道的状元亭再度开启了“饼香迎清明”公益活动30余名义工每日凌晨四五点集结于此赶制龙湾传统美食清明饼赠送给低保户、残疾人、清洁工、敬老院等这项延续了多年的公益行动以传统美食传递社会温情天刚蒙蒙亮,状元亭内已是一片忙碌的景象。义工们分工明确,洗菜、切菜、拌馅、包制、蒸煮、油煎

  • 新民节气·清明|清明的风,为什么最适合放风筝?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明时节,上海的郊野天空,飘起星星点点的“鹞子”,城隍庙的老铺子里竹骨绢面的风筝也挂满了橱窗。清明放风筝的习俗,老底子上海人估计是再熟悉不过,可是若要问起“鹞子为什么非得清明放?”“一根风筝线怎么从战场‘飘’进弄堂?”恐怕多数人要愣一愣。于是,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 海内外中华儿女共赴“寻根之旅” 乙巳(2025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举行

    沮水泱泱,古柏苍苍;高山仰止,祖德流长。今天(4月4日)上午,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共同主办的乙巳(2025)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举行。今年公祭典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为主题,共有九

  • 收费站、服务区展露新颜 湖北交投服务清明出行畅安舒美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辉 通讯员 王勇 杨昆4月3日,沪蓉高速兴山服务区内,新增设的8把充电枪通过最后调试,升级后的充电桩将满足同时为16台车充电。不远处,改造后的厕所投入使用,新增74个固定厕位和18个潮汐厕位。今年清明假期,高速公路将继续对7座以下客车免收通行费。根据湖北交投集团数据预测,清明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