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皖中评特约评论员 邓衡(教育工作者)
从“小胖墩”“小眼镜”的深切关怀,到“长得壮壮、练得棒棒”的殷切期许,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嘱托,正在合肥这片教育热土上落地生根。7月8日,骆岗公园梦想大草坪点燃全市青少年足球联赛的战火,这是合肥体教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又一力证。其深远意义在于,深刻回答了“为何要以体育人”的时代命题——体育是塑造全面发展时代新人的战略基石。合肥这场青少年足球盛宴,正是对这一育人理念的生动注脚。
图片、视频:合肥在线-合新闻记者 韦韬 李磊 罗浩宇 剪辑、编发:何姗姗
足球为笔绘就体教融合新图景。足球运动的蓬勃开展堪称合肥体育教育的典范之作。6月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安徽赛区)的成功举办,与本次合肥市级联赛形成赛事矩阵;更具突破性的是“631”足球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6所小学、3所初中、1所高中形成升学直通车,让足球特长生的发展通道真正畅通。这种从“普及”到“精培”的双轨并行,折射出合肥体育教育的系统思维,彰显了以体强身、以体育心、以体育才的深远追求。
合肥作为中部地区发展最快的省会城市,近十年来校园足球的普及和推广已经深入人心。但合肥的体育教育创新远不止于足球,举办青少年足球联赛,实施“631”政策,只是合肥体育教育的一个缩影。为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合肥多维构建体育育人生态圈。从“每天一节体育课”到“15分钟大课间”,时间保障成为课程革命的硬指标;AI魔镜、腰旗橄榄球等24个特色项目创新,打破了传统体育课边界;种子教师培训破解“急难愁盼”,运动防护等专业能力全面提升;班班赛-校校赛-区级赛-市级赛的四级联赛体系蔚然成风,合肥谋的是全面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大局。

2025年7月8日,合肥市青少年足球联赛现场。
破解体教融合世纪难题。面对“安全顾虑”与“学业压力”的双重桎梏,合肥用实践给出答案。科学监测显示,规律运动学生课堂专注度提升37%;试点学校数据反馈,体育锻炼时间增加后,近视率同比下降12%;通过运动损伤防护体系,校园体育活动意外伤害率降至0.03‰。当投壶、挑小棒等传统游戏变身体育课程,当丢沙包、“吸福气”等趣味活动点燃运动热情,体育正从单一课程升华为育人载体,逐渐走向校园生活的“C位”。这种转变让“要我锻炼”自然过渡为“我要锻炼”,更在跳跃奔跑间塑造着坚韧品格与团队精神,让青少年在运动中强意志、健身心。
风劲好扬帆,奋进正当时。从“全国一体化试点区”的先行先试,到150所试点校的星火燎原,“美好焕新”典范之城合肥按照自己的范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的讲话精神,书写新时代体教融合的示范答卷。这座把公园建在学校旁、让赛场连着课堂的创新之城,正以体育为支点,撬动“五育并举融合一体化”的育人新格局,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澎湃动能。
合报皖中评融媒体工作室 出品
投稿邮箱:zhufy@hf365.com,59454423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