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重庆创建全国首个“五方联动”工作机制 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30 00:21:00    

第1眼TV-华龙网讯(陈雨)如何更好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5月27日至29日,重庆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举行。会议听取了市人大社会委关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情况的调研报告。

据市委社会工作部统计,重庆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约279万人,占我市就业人员总数的15.93%。网约配送平台企业6户、配送合作商53家、网约配送员80万人,货运业户6万户、货车司机39.6万人,网约车平台企业88户、网约车司机26.1万人,快递企业345户、快递员6.1万人,以及网络主播46万人,人员占比分别为28.7%、14.2%、9.4%、2.2%、16.5%。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这一群体基本权益的保护,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如市总工会健全党建带工建机制,推动12家头部平台企业建会服务工作全覆盖,推进新业态行业工会联合会工作,同时依托乡镇(街道)、社区工会,以就地入会、“扫码入会”等兜底方式广泛吸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目前,全市已建成“司机之家”33个、暖“新”驿站5811个、暖“新”商户2369家、暖“新”食堂209个。

从政策保障来看,重庆出台《重庆市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实施意见》;市人力社保局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市邮政管理局制定关于外卖送餐员、快递员等权益保障政策配套文件3个;市市场监管局等制定《外卖即时配送平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分工方案》;市交通运输委、市邮政管理局等制定《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的实施方案》,市高法院等出台《重庆市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工作实施方案》等多项措施,形成了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政策体系。

从政府监管来看,重庆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定期约谈美团、滴滴出行、曹操出行等平台企业,2024年督促区县对平台企业及平台合作用工企业开展200余次行政指导,规范企业劳动用工行为。

重庆还创建了全国首个集“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为一体的劳动争议化解“五方联动”工作机制,并将其运用于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化解领域,已累计办理案件400余件。

相关文章
  • 各地最低工资标准公布!湖北分三档

    7月15日,人社部官网公布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截至2025年7月1日)。目前,最低工资标准档位最多为四档。数据显示,从月最低工资标准看,上海以2740元的标准居全国首位;从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看,北京以26.4元的标准为全国最高。其中,湖北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210元,第一档小

  • 从“呼声”到“掌声” 浙江移动数智赋能暖民生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柳蓬 通讯员 陈珊 孙婷浙江的山水之间,数字的脉搏强劲跳动。而每一次脉动,都紧密呼应着百姓的心声。从宽带升级的“最后一米”到反诈拦截的“秒级响应”,从老人指尖的语音遥控到劳动者的温暖驿站,浙江移动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镌刻在每一次技术攻坚与温情服务中,如春风化雨浸润百姓生活。夯

  • 县域文旅经济“出圈”又“出彩” 中式美学、路景融合撬动经济新支点

    央视网消息:相比于大城市的热门打卡点,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深入,各地县城凭借着独特的风土人情也成为游客们的热门选择。在江苏常熟的虞山脚下,升级改造后的常熟博物馆在这个暑假重新开放,馆内2万多件从马家浜时期到近现代的各类文物藏品,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来参观打卡。当地还推出了虞山徒步线路和轻越野赛事

  • 央媒看广东|CGTN:广东从世界工厂迈向创新高地

    Transparency近日,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播发报道《广东:从“世界工厂”迈向创新高地》,点赞广东在制造业产业链和产业生态上不断进化,孕育出华为、大疆、比亚迪等世界级企业,如今广东正在低空经济、AI、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奋力领跑。报道指出,华为、腾讯、大疆、中兴、比亚迪等世界知名的科技企

  • “反内卷”点燃市场行情,光伏股集体爆发!

    7月8日,A股市场全天震荡走高,沪指逼近3500点。板块方面,光伏股集体走强,首航新能收获20CM涨停,权重股通威股份涨停,人气股亚玛顿上演“地天板”。大全能源、艾能聚、阳光电源等个股跟涨。消息面上,7月3日工信部组织召开第十五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聚焦加快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听取光伏企业及行业协

  • 对“网红医生”不可轻信

    “有的‘网红医生’把医疗科普当作牟利工具,线上问诊,线下引流,直播带货甚至高价开药……”日前,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提醒网友不要轻信“网红医生”,谨防上当受骗。近些年,互联网医疗科普之风正盛,有短视频平台发布数据,仅过去一年,平台就新增1.3万名医疗专业科普创作者,其中坐拥百万粉丝的“网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