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筱攸

总资产稳健扩容至3.64万亿元的广发银行,难逃营收与净利双降困境;但同时经营面上呈现了净息差降幅收窄、不良双降、拨备覆盖率逆势上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创新高等亮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4月28日召开的广发银行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上,该行选举了财政部提名的蔺雪冰作为董事。广发银行也由此成了继国有大行后,财政部向股份行派驻股权董事的首例。
经营指标喜忧兼具,大湾区总部特色凸显
截至2024年末,广发银行总资产达到3.64万亿元,较上年末的3.51万亿元上升3.7%。
盈利能力层面,广发银行难逃营收与净利双降困境:去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692.4亿元,较2023年(696.78亿元)下降约0.63%;净利润152.8亿元,较2023年(160.19亿元)下降约4.6%。
但好的迹象也在显现:净息差为1.54%,由上年末的1.6%减少了6个BP,但已较去年减少的21个PB(由1.81%下降到1.6%)收窄;资产质量向好,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连续两年“双降”;风险抵御充实,拨备覆盖率达到165.6%,较年初上升4.7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升至9.67%,达到历史新高。
去年广发银行基本面的一个突出表现是,深入推进中国人寿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创新试点工作,优化体制机制、细化工作举措、强化政策保障,持续加大了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信贷资金投入。
具体做法是:全面支持湾区地方债发行,作为广东省地方政府债券主承销商,2024年累计投资广东地方债243亿元,为湾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有力支持。截至2024年末,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科技企业和绿色金融贷款余额分别为690亿元、694亿元、626亿元,较上年初分别增长24.5%、25.9%和42.2%。
深耕大湾区的同时,广发银行在金融“五篇大文章”中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三大领域都取得了可以量化的实绩,关键指标增速迅猛:截至2024年末,广发银行科技企业贷款余额2355亿元,较年初增长24.96%;绿色信贷余额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42.3%;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961亿元,且价格进一步走低,新发放贷款利率3.29%,较上年下降111个BP。
成为财政部向股份行派驻董事的首例
广发银行28日召开了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选举了财政部提名的蔺雪冰作为董事。从以往情况看,财政部向国有大型银行均有派驻股权董事,向股份制商业银行派驻股权董事还是第一次。广发银行是目前财政部持股的唯一一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持有该行5.218%的股份。
截至2024年末,广发银行前十大股东分别是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股43.686%)、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4.137%)、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8.919%)、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8.184%)、财政部(持股5.218%)、中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3.499%)、广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414%)、江苏苏钢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022%)、湖南湘江新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广东粤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0.964%)。
广发银行向记者表示,财政部向该行提名股权董事,客观上是为更好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对该行的重视和支持,相信必将对广发银行经营管理、公司治理产生积极影响。
同一天,在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上,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蔡希良,被选举为广发银行董事和董事长,其资格尚需金融监管总局核准,任期与第十届董事会一致。
广发银行告诉券商中国记者,蔡希良先生兼任该行董事长,延续了近年中国人寿保险集团董事长兼任该行董事长的一贯安排,是战略层面的重要布局,显示人寿集团对广发银行的重视与支持。中国人寿入主广发银行后,广发银行成为人寿集团“保险、投资、银行”三大板块之一,该行董事长均由集团董事长兼任。蔡希良兼任广发银行董事长,对该行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公司治理、提升经营管理将会非常有益。
年报的一些关键数据,能说明依托中国人寿集团,广发银行如何发挥综合金融优势:截至2024年末,该行综合金融服务模式项下合作投融资业务规模累计超7200亿元,保银协同托管规模超1.1万亿元。
责编:战术恒
排版:刘珺宇
校对:王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