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协和上次陷入争议还是梁启超被割错肾”?历史学者在线辟谣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14:00:00    

近期,协和医院因“4+4”医学博士培养模式及相关事件陷入舆论风暴,在围绕相关事件的讨论中,一条“协和上次陷入争议还是梁启超被割错肾”的相关内容也开始热转,不少自媒体博主、网友以视频、图文的形式绘声绘色的讲述这一事件,引发热议。

5月5日,知名历史学者于赓哲在线科普辟谣:“梁启超死于念球菌感染,割错肾是个谣言,徐志摩等人的确在梁死后指责过协和医院,但重点在于肾该不该割,而不是‘割错了肾’,协和现存梁启超病历也能证明这一点。谣言起于费正清的夫人费慰梅《梁思成与林徽因》和梁思成续弦林洙《梁思成》,后者还是抄前者的,其中笔误也被原样照抄,由此,‘不该割肾’变成了‘割错了肾’。”

实际上“梁启超被协和割错肾”是个流传已久的谣言,这一内容还被后世编入过电影当中,其实梁启超本人也做过辟谣。1926年6月2日,《晨报副刊》刊登了梁启超的文章《我的病与协和医院》,梁启超详细讲述了自己的病情及治疗经历。开篇梁启超便表示,近期他的病被北京的流行读物《现代评论》所关注,自己有必要出面说几句,“一来,许多的亲友们,不知道手术后我的病态何如,都很担心,我应该借这个机会报告一下。二来,怕社会上对于协和惹起误会,我应该凭我良心为相当的辩护。三来,怕社会上或者因为这件事对于医学或其他科学生出不良的反动观念。应该把我的感想和主张顺带说一说。”梁启超所说自己的病情被《现代评论》关注所指的是陈西滢在《现代评论》上发布的一篇文章,陈西滢在该文章中质疑协和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治疗决策有问题,5月29日,梁启勋在《晨报》发表《病院笔记》,对误诊的失望溢于言表,随后,徐志摩等也接连撰文兴师问罪,不能“白丢腰子”。

据梁启超自己所言,其便血病持续一年多了,最初自己没有当回事,后发现情况变得严重了,于是找了德国、日本各医生看,吃药打针均不奏效,后进协和医院详细诊疗,协和医生借助X光,发现他的右肾有个樱桃大的黑点。经多位专家诊断,一致认为那黑点是肿瘤,且是尿血症的病因,“医生诊断, 大义如此。我和我的家族都坦然主张割治。虽然有许多亲友好意的拦阻,我也只好不理会。”手术后割下来的肾上并没有肿瘤,但是割后梁启超自觉身体好了很多,便血症状有所减轻,“出院之后,直到今日,我还是继续吃协和的药。病虽然没有清楚,但是比未受手术以前的确好了许多。”对于右肾是不是一定需要割,梁启超认为这是医学上的问题,门外汉无从判断,当时的诊疗结果认为问题出在右肾,“据那时候的看法,罪在右肾,断无可疑……说是医生孟浪,我觉得是冤枉……我盼望社会上,别要借我这回病为口实,生出一种反动的怪论,为中国医学前途进步之障碍,这是我发表这篇短文章的微意。”

从梁启超的自撰文来看,当时情况是由于医疗技术不足医生选择了错误的诊疗方案,错误选择了割肾脏治疗,然而这传到现代变成了“割错肾”,费慰梅在《梁思成与林徽因》中写:“在病人被推进手术室以后,值班护士就用碘在肚皮上标错了地方。刘博士就进行了手术(切除那健康的肾),而没有仔细核对一下挂在手术台旁边的X光片。这一悲惨的错误在手术之后立即就发现了,但是由于协和的名声攸关,被当‘最高机密’保守起来。”梁思成的续弦夫人林洙在《梁思成》一书中照搬了费慰梅的说法,致使这件事从诊疗方案错误变成了重大医疗事故。2006年协和医院举办病案展览,出示了梁启超在协和就医的病案,这桩百年公案才真相大白。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相关文章
  • 一脚踩中带菌牙签,男子险丢半条腿!医生:这种感染太凶险,小伤口千万别大意

    一根用过的牙签,竟让深圳的王先生(化名)差点“烂”掉整只脚!几天前,他光脚踩中自己刚剔过牙的牙签,觉得“小伤而已”未作处理。不料一周后,脚底溃烂、小腿肿胀,脓液恶臭难忍,痛到无法行走。经医院诊断,元凶竟是口腔里的三大细菌“组团”入侵。医生紧急提醒:任何刺伤,无论多小,都需立刻处理!脚底扎个“小洞”?

  • 马克龙宣布法国将于9月承认巴勒斯坦国

    法国总统马克龙当地时间7月24日表示,法国将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 计划在今年9月联合国大会期间正式宣布这一决定(来源:央视新闻 剪辑:胡顺 实习生 徐佳怡)#热点新闻@华声 爆料电话0731-84329937来源:华声在线·网站

  • AI将帮你和宠物“对话”

    英国《卫报》7月12日文章,原题:新研究中心探索AI如何帮助人类与宠物“对话” 如果你心爱的猫突然“开口说话”,你还会觉得它可爱吗?当你的猫咪闷闷不乐,狗狗委屈呜咽,或是兔子食欲不振时,你是否也曾困惑:它们究竟在想什么?如今,这一困扰“铲屎官”的难题或将迎来突破。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将于今年9月30

  • 泄露个人信息 招来诈骗电话“轰炸”

      本报讯(记者 韩睿)因轻信街头促销,居民登记了个人信息,随后便遭推销电话“轰炸”,不堪其扰的居民紧急求助。网格员迅速出手,为居民筑起多重防护网,及时阻断了潜在财物损失风险。  7月1日,家住胜利街6号院的居民要师傅向河北里社区网格员贾丽萍紧急求助。原来,前天他在街头遇到促销活动赠送礼物,便在线填

  • 对“网红医生”不可轻信

    “有的‘网红医生’把医疗科普当作牟利工具,线上问诊,线下引流,直播带货甚至高价开药……”日前,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提醒网友不要轻信“网红医生”,谨防上当受骗。近些年,互联网医疗科普之风正盛,有短视频平台发布数据,仅过去一年,平台就新增1.3万名医疗专业科普创作者,其中坐拥百万粉丝的“网红医生”

  • 这个新兴职业 让沉淀千年的文化“随手可摸”

    “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2024年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正式列入新职业名单。在这群活跃于文博与潮玩交叉地带的“年轻力量”中,90后的曾舟,让三星堆的文物青铜神树、大立人“动”了起来,也让国宝变成地方美食的“代言人”。从博物馆走向市场、走向世界,曾舟和他的团队,不断用创新的文创产品讲述中国故事,也激发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