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报道,2025年4月17日,一张声称“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单日交易量突破12.8万亿元”的图片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图片内容显示,4月16日凌晨1点30分,中国银行总行电子大屏亮起相关数据,并称“人民币跨境支付单日首超美元主导的SWIFT系统”。对此,中国银行(601988.SH)回应称,“网传消息不实”。
受此传闻影响,4月18日早盘A股跨境支付概念股一度快速冲高,金融科技个股出现异动。其中四方精创(300468.SZ)最高涨幅超16%、京北方(002987.SZ)股价开盘“一字板”。然而,随着中国银行辟谣消息扩散,板块涨幅迅速收窄,市场情绪回归理性。

据悉,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是专司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业务的批发类支付系统。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该系统于2012年4月12日开始建设,2015年10月8日上午正式启动。至今年,已经运行接近9年时间,是推进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重要渠道。
另据央视网报道,近年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覆盖范围显著扩大,截至2024年12月末,业务已覆盖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处理跨境人民币支付金额达到175万亿元,同比增长43%。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来源:财联社、央视网、公开资料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