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抢救野生大豆 辽宁科研团队历时12年收集2万多个单株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5 07:07:00    

全球约40%种质资源在东北,辽宁科研团队12年收集2万多个单株

抢救野生大豆

科研工作者对盆栽野生大豆进行日常管护。

连日来,在省农科院盆栽场上,一群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忙着侍弄眼前的“宝贝”——野生大豆。他们或浇水或记录,这样的工作将贯穿大豆的整个生长季。

场地上,1912个白色的盆栽桶整齐排列,每个桶都栽种了不同的野生大豆,并且都有自己的专属身份。“这个桶就比较特别,有个水管直通土壤底层用于浇水,一侧有个橡皮塞用于大雨天排水,整体模拟自然土壤环境。”省农科院种质资源研究室工作人员黄超说。

作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野生大豆从野外搬至实验的盆栽场,缘自一次与时间赛跑的抢救行动。

辽宁是保种量最多省份

“采菽采菽,筐之筥之”。《诗经·小雅·采菽》里的这段文字,便是描写农民采摘大豆的场景。

我国是最早驯化和种植大豆的国家,栽培大豆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大豆的祖先是野生大豆,在我国西南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东北地区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

“世界野生大豆90%分布于中国,而我国约45%的野生大豆又分布于东北,这意味着全球约40%的野生大豆分布在东北地区,其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省农科院种质资源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吴禹说。

然而,如此丰富的天然资源,近年来却以较快的速度消退。究其原因,除了农业生产、工程建设等破坏外,还因为野生大豆植株和豆荚富含蛋白质且适口性强,是牛羊等畜禽喜爱的食物,在其尚未成熟时即被啃食,导致大豆靠种子繁育的途径被“切断”。

2012年起,省农科院专家团队启动野生大豆抢救行动,历时12年时间在东北地区进行野生大豆种质资源收集,累计抢救性收集了6616个居群和2万多个单株。其中,辽宁境内采用以乡镇为单位拉网式收集,其他省(区)则以县为单位进行收集。

“回头看,12年的坚持还是很有价值的,这项抢救行动一举让我们辽宁成为国内野生大豆保种量最多的省份。”吴禹说,做好这种基础性的工作,才能为后续的科研走向纵深提供丰富的材料基础。

最让科研团队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他们2013年在营口大石桥市采集到一份此前在辽宁未曾发现过的白花野生大豆资源。当他们次年按照之前标记的坐标找到原址时,发现那里已变成了一个采石场,再也找不到白花野生大豆的踪迹。因此,科研团队采集到的这份白花野生大豆种子成了种质资源库里保存的一款“孤品”。

收集6000多个居群的野生大豆种子后,科研团队紧锣密鼓地对这些种子进行聚类分析,从中筛选出1912份种质资源进行基因重测序,进而构建野生大豆核心种质。

挖掘野生大豆基因“密码”

在省农科院种质资源库,各种野生大豆种子令人大开眼界:个头最大的半野生大豆形体非常接近栽植大豆,只是外表上多有杂色花纹;个头小的野生大豆种子只有约大米粒的1/5,通体呈黑色,百粒重不足1克;有的种子表面油光锃亮,有的则自带一层“磨砂”……

一粒粒小小的野生大豆种子,保护它们的功用何在?答案是种业创新的丰富前景。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世界各国大豆都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入。从又黑又小的野生大豆驯化成又黄又大的栽培大豆,经过数千年的人工栽培,只有约30%的基因得以保留,因此栽培大豆的抗逆性呈明显下降态势。

野生大豆品种多样性明显、个体差异巨大,比如有的藤蔓长4米,有的高不足1米;有的多花多荚,有的耐旱、耐碱,有的生长期短等,这些巨大的差异赋予了野生大豆一项新的职能,那就是基因库作用。

“在植物种子方面,决定产业的关键基因往往来自农家种、野生种,通过研究野生大豆种子某些特质,来弥补栽培大豆存在的一些短板、抗性问题等。”吴禹解释,比如野生大豆的蛋白含量普遍在40%至50%,而栽培大豆一般在30%至40%,如果要培育高蛋白的大豆品种,就可以从野生大豆身上设法找到解决方案。

在丰富的野生大豆种质资源面前,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也显得异常兴奋,他们共同照料着盆栽场的1912份种子栽培,但研究方向各有侧重。李月婷表示自己要将田间表型鉴定与分子手段相结合,去发掘野生大豆的耐碱基因。野生大豆是葛家良的第一个课题,他想努力摸索其耐低磷的调控机制。姚瑞表示,大豆中蛋白和油脂呈反比状态,自己想寻找一下蛋白和油脂的平衡关系,实现大豆价值最大化。

事实上,要把野生大豆的基因资源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并非易事。比如,对野生大豆进行驯化和选育,虽然它具有优良的基因,但产量和品质远不如人工栽培大豆,这就需要科研人员通过杂交、回交、基因编辑等技术,将野生大豆的优良基因导入人工栽培大豆中,进而培育出兼具高产、优质和抗逆性的新品种。

“这肯定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科研攻关过程,我们正在努力做好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保护,为辽宁乃至全国大豆种业发展夯实根基。”吴禹说。

(辽宁日报 记者 胡海林 摄影 记者 查金辉)

相关文章
  • 抢救野生大豆 辽宁科研团队历时12年收集2万多个单株

    全球约40%种质资源在东北,辽宁科研团队12年收集2万多个单株抢救野生大豆科研工作者对盆栽野生大豆进行日常管护。连日来,在省农科院盆栽场上,一群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忙着侍弄眼前的“宝贝”——野生大豆。他们或浇水或记录,这样的工作将贯穿大豆的整个生长季。场地上,1912个白色的盆栽桶整齐排列,每个桶都栽种

  • 沈阳:“双运之城”活力绽放

    沈水之阳,我心向往!从浑河上的龙舟、赛艇,到沈阳奥体中心、辽宁体育馆内的中甲联赛和CBA联赛,再到正在紧张施工的沈阳王家湾冰上运动中心……这条沿沈阳“母亲河”延展的“黄金运动带”串联起水上激情、职业赛事与冰雪梦想。即将成为全国首个既举办全国运动会又举办全国冬运会的“双运之城”——沈阳,正活力绽放。“

  • 8万+岗位 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招聘会上新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近日,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有多场专场招聘会正在进行中。面向2025届河南地区高校毕业生春季网络招聘活动为精准助力河南地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和河南省教育厅共同举办面向2025届河南地区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活动。招聘时间3月14日至5月31日“职”

  • “云”聚黔中 “数”有希望

    算力资源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也是引领未来产业变革的关键动力。贵安新区是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的重要枢纽节点之一,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支持政策陆续出台,为算力生态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贵安新区凭借气候、能源和区位优势等,着力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为算力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树立了典范。作为支撑数字

  • 辽宁发布食品销售主体规范指导书

    本报讯 记者朱柏玲报道 辽宁发布食品销售主体规范指导书,不仅为全省食品销售主体提供标准化、精细化的操作指导。同时助力食品销售主体尤其是对食杂店等个体工商户解决食品销售不规范等问题。5月13日,记者获悉,日前,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食品销售主体规范指导书》(以下简称《指导书》),即食品批发企业“五

  • 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成果应用”。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是新技术、新发明最终实现市场价值的“惊险一跳”,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所在。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攻坚阶段,在教育强国、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