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我国科研团队发现外周神经系统存在新型“免疫哨兵”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23:53:0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了解到,该院研究员李汉杰团队在人体外周神经系统内发现了小胶质细胞,刷新了过去科学界认为这种“免疫哨兵”只存在于大脑和脊髓的观点,为进一步研究外周神经系统发育及相关疾病提供了全新视角和潜在靶点。研究成果当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细胞》。

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分为由大脑、脊髓组成的中枢神经系统以及遍布全身的外周神经系统。作为一种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科学界长期以来认为小胶质细胞只存在于大脑和脊髓中,参与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免疫过程,同时也与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综合征等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

2023年9月,李汉杰团队成功绘制了覆盖组织范围广、时间跨度长、采样密度高的人体免疫系统发育图谱。根据这个图谱,李汉杰团队发现人体发育早期的皮肤、心脏和睾丸等多个组织中,存在一些与小胶质细胞具有类似特征的细胞。

因此,科研人员猜想,小胶质细胞可能并非中枢神经系统独有,它们可能也存在于外周神经系统。随后,科研人员广泛收集生物样本,搭建研究体系,在人体临床样本、食蟹猴样本、猪样本的外周神经节中,观察到了一类与中枢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具有同样形态和基因表达特征的细胞类群,通过表观组学、细胞谱系分析以及功能实验等研究手段,证实了外周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的存在。

科研人员进一步对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24种脊椎动物的外周神经节进行分析,发现外周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起源古老,至少在约4.3亿年前这类细胞就已出现在硬骨鱼类生物的演化进程中。

李汉杰表示,这一发现为进一步研究慢性疼痛、神经损伤、带状疱疹等外周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潜在的靶点。

来源:新华社

相关文章
  • 从叛逆少年到肿瘤微创治疗专家,周亮医生的成长与技术探索之路

    近日,在成都寰亚医院的手术间,周亮医生正在为一位胰腺癌患者进行纳米刀消融手术。手术室内,多台精密仪器闪烁着冷光,周亮全神贯注地盯着显示屏,拿着消融针在超声引导下精准定位肿瘤。这台看似平常的手术,背后却凝聚着一位医者三十年的执着探索。叛逆少年的从医之路30多年前的夏天,当年轻的周亮拿到高考成绩单时,做

  • 【医疗服务提升年】宁远县人民医院:家医签约惠民康

    本网讯(通讯员 柏顺斌 何婉婷)5月22日上午,宁远县人民医院携手永州市中心医院驻宁远帮扶专家团队,联合仁和镇卫生院,在仁和镇开展“家医湘约、签约有感,健康可及”主题活动。活动现场,心内科、营养科、中医科、全科医学科、乳甲肝肠外科、皮肤科等十余名专家组成的医疗团队现场详细讲解家庭医生签约政策、流程,

  • 见谈 | 商汤绝影王晓刚:越过山丘,我如何冲刺智驾高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焦文娟 上海、广州报道科技创新在于灵光乍现的一刻。在端到端领域,商汤绝影CEO王晓刚是最先发现机会的那批人。《21汽车·一见Auto》发现,2017年,王晓刚在参与的一篇论文中*最先提到“端到端”。彼时,他想解决计算机视觉在处理不同语义层次任务中的孤立性问题,受人类视觉系统处理

  • 嘉峪关市明确“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任务 到2027年将建成60个“无废细胞”

    原标题:我市明确“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任务 到2027年将建成60个“无废细胞”中国甘肃网5月8日讯据嘉峪关日报报道(融媒体中心记者 窦翔)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日前,我市印发了《嘉峪关市“无废

  • 打磨优秀课例 不能偏离初衷

    近两年,在省、市优秀课例展评活动中,笔者以评委或普通教研员的身份现场观摩了多节优秀课例。通过与部分课例展评教师和课例指导教师交流发现,一些优秀课例的打磨成本较高。 一是耗时多。一些优秀课例在正式展评前的数月便开始打磨,甚至对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影响。二是花费高。为了打磨一节优秀课例,部分学

  • 重要进展!深圳先进院“太空”实验样本,随神舟十九号返回地球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陈小慧4月30日13时许,神舟十九号飞船携空间站第八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顺利返回地球。其中,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医药所能量代谢与生殖研究中心雷晓华研究员团队的“太空微重力环境下人多能干细胞3D生长与发育研究”实验样本成功回收。本次实验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