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不力怎么办?检察公益诉讼“当诉则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4 15:29:00    

本文转自【新华社】

行政部门对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不力,检察机关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履职却不为所动,怎么办?最高人民检察院6月14日发布了一批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体现出“当诉则诉”的监督刚性。

2014年,由于管理单位操作不当,山东青州驼山石窟的部分造像被油漆污染,文物原有历史风貌遭到破坏。此后7年时间里,受损的石窟造像未得到修复。2021年4月,青州市人民检察院发现该线索后依法立案,并于当年5月向当地文旅部门制发检察建议,该部门承诺按期修复。

然而,检察机关持续跟进监督发现,相关工作进展缓慢,受损造像仍未得到实质性修复。2024年6月,青州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诉请判令青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依法履行对驼山石窟的修复职责。法院审理期间,修复工作启动,修复效果通过了专家验收,当地检察机关和法院组织的听证会上,听证人员对修复结果表示认可。2025年2月,鉴于检察机关的诉讼请求已全部实现,诉讼终结。

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厅长徐向春介绍,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进一步强化“当诉则诉”的办案要求。针对行政机关经督促后仍未进行实质性整改,公共利益仍处于受损状态的,检察机关应当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以“诉”的确认彰显监督刚性。

据统计,2025年1月至5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案件2160件,在公益诉讼办案总数中占比4.61%,所占比例增长幅度达40.1%。最高检今年部署开展的大运河沿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公益诉讼监督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

徐向春介绍,检察机关将持续加大办案力度,进一步细化文物保护领域办案标准,切实加强与住建、文物等行政机关的协作配合。今年下半年最高检将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开展长城保护“回头看”,重点核查已办案件整改落实情况,梳理尚未解决的难点问题,共同提出针对性措施,推动长城保护从“治标”向“治本”深化。(记者刘硕)

相关文章
  • 【国防有我】潍坊青州开展抗战口述历史抢救性采录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28日讯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潍坊青州启动抗战时期口述革命历史抢救性采录工作,用声音和影像留住珍贵历史记忆。闪电新闻记者 朱俊杰 褚一喆(实习) 报道

  • 这样的“轻骑兵”再多些(暖闻热评)

      【人物】“拓荒书屋”主人钱江、钱维  【故事】湖南长沙西园北里有一间“拓荒书屋”。这里没有华丽的装潢,所有书籍均不对外售卖,只供读者免费阅读。上世纪70年代,钱江看到很多书籍被企业当作废品处理,就自费把有价值的旧书买回来。1998年,随着藏书增多,他将自家老宅改造成免费阅读空间。2023年,钱江

  • 公司涉嫌非法集资竟无人报案,检察官在暴雷前精准“拆弹”→

    公司涉嫌非法集资,但大量客户竟无人报案,相关部门未移送涉嫌犯罪案件,也未立案。检察机关在办理该公司员工诈骗案时发现集资诈骗线索,及时监督立案,在“暴雷”前精准“拆弹”——诈骗案背后的“黄金交易陷阱”近年来,非法集资犯罪案件持续高发多发,涉案金额不断攀升,犯罪手段不断翻新,隐蔽性和迷惑性增强,风险防范

  • 新华全媒+丨第二届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四川举行

    参赛选手在泥瓦作文物修复师赛区进行角逐(7月4日摄)。7月5日,2025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届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四川泸州举行开幕式。本届大赛以“保护文化遗产 弘扬工匠精神”为主题,内容涵盖金属、陶瓷、纸张书画、木作、泥瓦作文物修复师及考古探掘工6个竞赛项目。大赛从7月3日开始,为期

  • 河南一男子自称考古人却直播贩卖文物?多方回应

    大皖新闻讯 6月30日,有网民发帖举报,河南焦作一男子自称是考古工作者,却直播带货售卖铜钱箭簇等,疑似贩卖出土文物。涉事男子在回应大皖新闻记者时称,他是在考古现场工作的技工,所售卖的物品并非真的出土文物。焦作市以及河南省文物考古部门均表示,该男子并非他们单位工作人员。网民举报“考古人”开直播贩卖出土

  • 这个新兴职业 让沉淀千年的文化“随手可摸”

    “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2024年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正式列入新职业名单。在这群活跃于文博与潮玩交叉地带的“年轻力量”中,90后的曾舟,让三星堆的文物青铜神树、大立人“动”了起来,也让国宝变成地方美食的“代言人”。从博物馆走向市场、走向世界,曾舟和他的团队,不断用创新的文创产品讲述中国故事,也激发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