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能否通过手术治愈?专访神经外科专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5:01:00    

来源:新京报网

每年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随着人口老龄化到来,帕金森病发病率或将进一步提高。最新研究的预测结果显示,到2050年全球将有2520万帕金森病患者,比2021年增加112%。

哪些症状是帕金森病先兆?医学手段能否根治帕金森病,常见的理疗、按摩等手段是否有效?针对上述问题,新京报记者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专家李建宇。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专家李建宇。受访者供图

到2050年,全球帕金森病患者将显著增加

新京报:帕金森病在我国和全球发病情况如何?

李建宇: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中,帕金森病患病率为1.37%,2016年我国约有362万患者。最新研究的预测结果显示,到2050年全球将有2520万帕金森病患者,比2021年增加112%。

新京报:哪些人是帕金森病的主要群体?是否和脑卒中等疾病一样出现了年轻化趋势?

李建宇: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还是以老年人为主要群体,理论上只要活得足够长,每个人都有可能得帕金森病。也有一部分患者由于基因等原因,属于50岁以下早发型帕金森病,我接过最小的患者是11岁起病。有些疾病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等变化出现了年轻化趋势,帕金森病目前还没有注意到相关的研究。

新京报:帕金森病致命吗?患者的寿命预期有多少年?

李建宇:帕金森病本身并不致命,只是到了疾病中晚期,并发症的出现可能造成一定危险,比如老年人随着帕金森病进展,后期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容易造成食物呛入气管等问题,增加肺炎的几率,也可能由于运动能力受影响,导致骨折卧床等,因此需要格外注意患者的护理。总体而言,帕金森病患者基本上能达到平均寿命。

新京报: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有哪些区别?

李建宇:帕金森综合征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包括帕金森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就是在帕金森病症状的基础上,又叠加了其他部位的表现或体征,而继发性的帕金森综合征是有明确原因引起类似帕金森病的表现,比如说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塞,在帕金森病起病部位,基底节位置出血、梗死或者脑炎、车祸外伤、肿瘤等,都可以出现帕金森病的表现,所以叫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

帕金森病目前无法治愈,可通过药物、手术等控制症状

新京报:帕金森病可治愈吗?

李建宇:帕金森病目前还不能治愈,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DBS手术)都属于对症治疗,目的是让患者能有效控制症状,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新京报:如何治疗帕金森病?

李建宇:这是一个需要药物、手术、康复护理等手段综合干预的疾病。在疾病早期,患者与医生配合,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如康复锻炼,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生活质量可以基本不受影响。如果病程较长,恢复到之前的状态会有一定难度,但药物治疗和DBS手术治疗都能帮助患者改善疾病症状。

新京报:手术能起到什么作用?手术后可以停药吗?

李建宇:DBS是脑深部电刺激术英文的缩写,属于神经外科的神经调控技术。它将电极植入大脑深部核团,通过微弱电流刺激核团来调整神经元的电活动性,主要是改善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和运动并发症,如抖动、僵硬、活动缓慢、异动、开关现象等。

循证医学证据表明,DBS手术的作用至少有15年甚至更长。DBS手术作为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的补充手段,在药物蜜月期过后,以及出现运动并发症时,通过手术加药物治疗,会起到“1+1>2”的效果。

DBS手术后,一般患者服用的药量会减少,甚至极个别患者可以完全停药,具体如何进行药物的调整,需找专业医生进行定期复诊。

新京报:哪些患者适合手术?

李建宇:帕金森病患者做DBS手术有非常严格的筛选标准,需要专业的医生评估,其中最重要的是确认患者是否为原发性帕金森病。我们常说的帕金森病,对复方左旋多巴这样的药物反应很好,而且通过DBS手术治疗会有良好的获益。但是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和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对多巴类药物反应和DBS手术的效果较差。

在最新版DBS治疗帕金森病的共识中提到,病程5年以上的患者可以考虑DBS手术,以震颤为主的帕金森病患者可放宽至3年。DBS手术的年龄上限一般是75岁,若患者身体状况良好,也可适当放宽。此外,早期药物疗效很好的时候没有必要做手术,而且早期很多问题还没显现出来,容易误诊。因此H-Y分期在2-4.5期的患者比较适合进行DBS手术。

普通人如何“自测”帕金森病?

新京报:帕金森病算不算遗传病?家人确诊后,亲属是否需要做基因检测?

李建宇:常见的帕金森病患者大都在60多岁发病,属于中老年发病,基本上遗传因素较弱。早发型帕金森病患者,发病年龄早,遗传可能性稍大。如果患者是60多岁发病,无论是直系家属,还是旁系亲属,一般都不需要做基因检查。部分发病年龄较早的帕金森病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基因检测来协助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新京报:帕金森病会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吗?

李建宇:帕金森病和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都是中老年神经变性病,两者没有因果关系。

帕金森病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老年痴呆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和其他认知域的损害。相似点在于帕金森病患者到了中晚期也会合并认知功能的减退,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减退不会发展到老年痴呆的程度;而老年痴呆到了晚期,也可能出现帕金森病的症状。

新京报:手抖一定是得了帕金森病吗?普通人怎么进行自测?

李建宇:震颤,也就说常说的手抖,是帕金森病最常见的症状,然而震颤也分不同的形式,有人是安静的时候手抖,我们叫静止性震颤,这是帕金森病经典的表现,帕金森病还会存在动作迟缓和僵硬,尤其是做精细动作的时候,如扣扣子、写字、系鞋带等。

有的帕金森病患者可能从来不抖,但是存在活动缓慢不灵活、肢体僵硬等,在医生检查的时候会发现患者的肌张力比较高。而有的人是单纯做动作保持某个姿势时抖动厉害,除了抖动没有迟缓和僵硬等其他症状,这种震颤很可能是另一种疾病:原发性震颤。因此,手抖不一定就是帕金森病,没有抖动也不能排除帕金森病。

患者可以肢体两侧做对比,是不是两侧速度不一样,或者患者做事情比以前慢了、手抓东西不如以前灵活、做一些精细动作(拿碗、拿筷子、扣扣子)不利索了、写字越来越小(小写征),都是可以早期自测的方法。

还有比如用对指的方式,一侧有病,这一侧对指会幅度越来越小,频率也越来越慢;也可以轮流用双脚拍地板,是不是有一侧脚拍得比较慢,或者幅度减小;或者有些病人感觉嗅觉不灵、便秘严重、晚上睡觉大喊大叫、不小心从床上掉下来,或者脸绷得紧紧的,让家人觉得情绪不好,这些可以帮助患者做一个初步判断,但是有疑虑的患者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医生查体等进行专业的综合判断。

不建议患者经常按摩、理疗

新京报:帕金森病患者更需要静养还是运动?

李建宇:帕金森病病程有不同的分期,在早中期,患者还没出现严重的姿势平衡障碍时,应该鼓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多运动、多参与社会活动,避免与社会脱节。到了疾病的晚期,出现了运动平衡障碍,患者也可以借助拐杖、助行器等辅助设备,适当活动,确保患者生活质量,这时家属或陪护者要采取一些保护措施,避免患者摔倒等风险。

新京报:按摩或理疗手段对治疗有用吗?

李建宇:早期的帕金森病患者,可以采用一定的按摩或理疗手段改善肌肉僵硬和肌肉痉挛的状态,加速血液系统的循环,但这些对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效果有限。因为按摩和理疗有轻度的筋膜损伤,帕金森病患者恢复起来比较慢,所以也不建议患者经常做按摩和理疗。

按摩和理疗属于被动运动,我们应该鼓励患者采取更多的主动锻炼。不管是按摩、理疗,还是主动的运动功能康复锻炼,都是治疗帕金森病的辅助手段。

新京报:帕金森病患者的饮食需要调整吗?

李建宇:饮食方面没有特别的禁忌,我们推荐患者尽可能多样化饮食,保障均衡饮食。同时,为了应对帕金森病患者的便秘,可以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也鼓励患者多喝水,适当饮茶。关于饮食偏方,比如蚕豆水、蚕豆叶等,因为含有一些多巴成分,所以对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甚至停药,这是不可取的。

对于服用抗帕金森病药物的患者,如果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金刚烷胺、安坦等,食物一般没有影响,像泰舒达、森福罗可能会引起恶心不适,一般建议饭后服用;而左旋多巴制剂如美多芭、息宁这类药,当食用了大量的蛋白质后,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药物吸收,一般建议患者在饭前一小时或饭后一个半小时服用。

新京报记者 戴轩

相关文章
  • 天气转暖,医生告诫脑出血患者:宁愿躺着休息,也不要随便做4事

    春天一到,暖阳洒下,气温渐渐回暖,整个世界都好像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人们也都蠢蠢欲动,想要活动活动筋骨。尤其是那些脑出血后正在康复的患者,看着这大好春光,心里就琢磨着,多活动活动,身体是不是能恢复得更快些。但大家可得注意了,脑出血这个病啊,恢复过程中暗藏玄机,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

  • 2025中国日间手术管理与麻醉及围术期处理系列学习班在国药东风总医院成功举办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蒋辉)4月12日,作为南水北调医疗对口协作的重要部分,由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非心脏手术麻醉分会、围术期感控分会主办,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国药东风总医院联合承办的“2025中国日间手术管理与麻醉及围术期处理系列学习班”在十堰市圆满举行。2025中国日间手术管理与麻醉及围术

  • 潮新闻共潮抗癌智库扩容升级,新增20位特聘专家,全癌种全覆盖全省联动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朝香 何丽娜 杨茜 刘千/文 实习生 邹琳琦/制图 肿瘤防治,科普先行。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习惯容易让人中招癌症?身上不痛不痒不会得癌症?……关于癌症防治的科学知识,很多人并不了解,甚至还会被一些谣言带偏。2024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潮新闻·钱江晚报联合浙江省抗癌协会、浙江

  • 手术机器人、高端助听器、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医疗器械“中国智造”集中亮相

    “图迈”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医疗级uOrigin源系列助听器、相控阵列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4月11日闭幕的第9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上,多款上海企业研发的高端医疗器械亮相,展示了“中国智造”的最新成果。国产手术机器人打开国际市场微创集团展区以“微联世界智通未来”为主题,从覆盖人体八大

  • 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能否通过手术治愈?专访神经外科专家

    来源:新京报网每年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随着人口老龄化到来,帕金森病发病率或将进一步提高。最新研究的预测结果显示,到2050年全球将有2520万帕金森病患者,比2021年增加112%。哪些症状是帕金森病先兆?医学手段能否根治帕金森病,常见的理疗、按摩等手段是否有效?针对上述问题,新京报记者采访

  • 以为是带娃累的!30岁宝妈吐血不止,竟是得了“癌王”,一开始很难发现

    清明节前一天,30岁的年轻宝妈小雅(化名)因为“呕血黑便3天”来到浙江省中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她认为自己是带娃累的,5个月来基本上没睡过整觉,一度累到吐血。肿瘤标志物“全线升高”病理检查发现“胃癌之王”吕宾教授听小雅描述完症状后皱了皱眉,认为情况不容乐观。随后的检查发现,小雅的胃里竟有一个巨大的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