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林则徐 〔清代〕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林则徐点燃了虎门那一把烽烟之后,各国的压力如同大山一般给到了早已经风雨飘摇的大清朝廷。朝廷当然也没有办法,于是林则徐被流放边疆。流放之前的告别,写下这首诗。前面两句,写自己能力衰微不堪大任,如果再勉力坚持下去也一定支持不住。接下来两句顺势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假如能够有利国家,不论生死都会奋勇前行,不会因为祸福难测就选择躲避。意思是无论我林则徐身处何方,只要是对国家有利的,我都毫无怨言。诗的后半部分,可以看作是几个无奈的笑话,以宽慰家人之心。
上堂开示颂
黄檗禅师 〔唐代〕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佛家有种说法叫做“当头棒喝”,以千钧之力喝出处世真理,以此换得门徒开悟、浪子回头。这一首黄檗禅师的开示颂,就有点类似当头棒喝的宣讲,只不过它面对的人群,是红尘里的芸芸众生,是普适性的道理。人生啊,就是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有艰难才会有成功。不去经历一番冰雪寒风的洗礼,早春的梅花也不会绽放出如斯的香气。挫折皆是历练,苦难酝酿人生。
上李邕
李白 〔唐代〕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李邕,世人皆以你为海内名士,却没想到是个墨守陈规的老夫子。你可知道这世间有展翅遮天的大鹏鸟,不飞则已,一鸣惊人。大鹏展翅乘风而起,随风一去,便是万里苍茫。如今这大鹏的起飞,只欠缺一个时机,你既不愿做我的扶摇,那就只能旁观我的凌霄直上。最后再劝你一句,连孔夫子都曾经说过“后生可畏”,你可千万不要轻视了现在的年轻人。
“莫欺少年穷。”
和董传留别
苏轼 〔宋代〕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董传是苏轼欣赏的后辈,家贫,但读书刻苦、博古通今。在董传一次落第返乡之前,苏轼写了这首诗以作安慰。其中第二句“腹有诗书气自华”,以简洁有力的观点写明了读书的好处,成为现代人家喻户晓的名句。永远都有人好奇,这一句诗的前半句或者“后半句”是啥,网上的版本很多种,这里应该是最早且官方的一个。
小松
杜荀鹤 〔唐代〕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从小,不过是长草丛里的一个刺儿头,跟边上的草儿花儿看不出什么区别。而今,终于长出在了众草之上,享受着独占的阳光资源迎头直上。人们啊,总是不善于发现还未长高的凌云木,总要等到它长成了之后,才感慨自己错失的机遇。
南园十三首·其五
李贺 〔唐代〕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首诗所以出名,我觉得是开头的问句足够有力,足够唤醒每个热血男儿争强好胜、为国建功的心思。大好男儿,为什么不带上宝剑快马,去为国家收复失陷的关山五十州呢?每每看到这句话,都会警醒自己,千万不能虚度光阴去做些没有意义的事情。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宋代〕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白鹿洞二首·其一
王贞白 〔唐代〕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在白鹿洞隐居读书,一读起来就不知道天长地久,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晚春,到处是浓浓的春意。一寸光阴堪比一寸的金子,但就算是有一寸金子,也买不来已经逝去的光阴啊。诗的后两句也有意思,这位读书人沉醉到什么地步?一直到同样住在白鹿洞的道人们来打扰他,他才从周公孔子的“梦境”中醒过来。我想,只有到这个地步,读书,才能算“看进去了”。